1、祈年殿:天壇的主體建筑,又稱祈谷殿,是明清兩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祈年殿為磚木結構,殿高38米,直徑32米,三層重檐向上逐層收縮作傘狀,建筑獨特,祈年殿的藻井是由兩層斗栱及一層天花組成,中間為金色龍鳳浮雕,結構精巧,富麗華貴;
2、圜丘:位于天壇的最南端,外面有二層圓形圍墻,中間是三層圓形石壇,上層臺面四周環砌臺面石,中心一塊圓形石板稱“天心石”。其外環砌石板九塊,再外一圈為18塊,依次往外每圈遞增九塊,直至“九九”八十一塊,象征“九重天”;
3、齋宮:齋宮是皇帝進行齋戒的場所。齋宮在天壇圜丘壇成貞門外西北,坐西朝東,平面為方形。宮墻兩層,外層叫磚城,周長為66、07米;內層宮墻叫紫墻,周長為41、33米。齋宮正殿,面闊五間,殿座是漢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結構與正式宮殿相同,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