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題簡介
中醫養生康復學科是研究如何維持生命、恢復疾病、維持和恢復健康的實踐學科。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保健康復系成立于1986年,其前身是中醫營養教研室(1984年)。是全國最早設立保健康復專業(1987年)和第一個中醫營養教研室(1984年)的單位。 1984年開始招收研究生,現已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從事專門研究的高層次人才,在國內同類學科中處于領先地位。
學科下轄一個國家級聯合研究中心和三個省部級基地。 2011年,教育部成立中醫藥保健與康復重點實驗室。是唯一的中醫藥健康康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經過七年的不懈建設,實驗室于2018年通過驗收,同時實驗室于2013年被北京市科委認定為北京市中醫藥與保健重點實驗室。目前擁有實驗面積6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包括高速逆流色譜、分析大學液相色譜、半制備高效液相色譜、凝膠成像系統、全息快速分離純化色譜系統、實時熒光定量PCR機、紫外檢測器等.,總價值超過1000萬元。
本學科圍繞當前國家和科學重點熱點問題,結合現代研究方法,對中醫經典理論和方劑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近五年來中醫養生項目,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總經費超過2000萬元。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同時,本學科始終是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合理用藥分會的主持單位和中華中醫藥學會保健康復分會的參會單位。在國內同類學科中發揮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2. 研究方向
1. 中醫保健方法與技術的現代研究
2.中醫藥慢性病早期防治研究
3、中藥營養學理論基礎及應用研究
4.中醫藥保健康復應用研究及保健品開發
三、特點及優點
在學術帶頭人劉同華教授的帶領下,本學科在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先后與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日本幕川女子大學、南非西開普敦大學等院校合作。開展國際合作研究。
2014年被北京市科委認定為北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2015年被科技部授予國家糖尿病防治聯合研究中心,促進了該課題的國際合作、學術交流和推廣。
學科目前承擔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4項,省部級國際合作項目3項。與國外聯合培養博士生14名,博士后3名中醫養生項目,聯合發表論文30余篇。已與8家國外科研機構合作。開展合作研究。 2018年,“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技術平臺的建立及應用”榮獲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國際貢獻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4. 師資及資源
本學科現有專任教師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3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