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
金秋時節碩果累累
金秋九月,延安大地碩果累累。 核桃、蘋果、雪桃相繼成熟,農民迎來又一個豐收季節。
寶雞市宋春來:“葡萄匠人” 近日,“葡萄匠人”宋春來在寶雞農業農村微信公眾號“優質農民談好收成”欄目被報道。 據宋春來介紹,今年龍山玉珠葡萄已銷售90%,優質葡萄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目前,已帶動8個村發展葡萄產業。
西北農林大學旬邑蘋果試驗示范站在旬邑縣揭牌 9月26日,西北農林大學旬邑蘋果試驗示范站揭牌儀式暨蘋果新品種品鑒會在北京舉行。
近年來,旬邑縣按照“保規模、加強示范、提質增效”的思路,緊緊圍繞打造“馬蘭紅”蘋果產業新高地的目標國家,扎實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和“四個大群”建設,努力實現果品大戶向龍頭企業、從斤賣向個體銷售、從蘋果銷售向個體銷售轉變賣水果,從果園到游憩園,推動了全縣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臨潼區石榴枝繁葉茂,碩果累累迎接國慶。 9月26日,占地1100余畝的西安市臨潼區石榴生態科技園正式開園。 又紅又重的石榴彎著枝條旬邑蘋果,等待游客的到來。 采摘和玩耍。
隨著國慶節的到來,臨潼區8萬多畝石榴迎來豐收采摘季,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喜迎國慶。
延川縣聶家坪發展草莓產業
在延川縣聶家坪村的道路兩側,連片的大棚尤為醒目。 聶家坪村有冬暖大棚170座,春暖大棚113座。 該村是延川縣最早、規模最大的大棚種植基地。 目前主要種植時令草莓、甜瓜、西瓜、葡萄等特色農產品。 大棚種植業成為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大棚人均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延長縣葡萄迎來豐收。 秋分已至旬邑蘋果,秋收正忙。 延安的田野里,到處都是鄉村振興“豐收”的景象。
鳳翔區的蘋果香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5箱蘋果,沒問題,明天一早就送到了,有件事我們約定好了,我不能在這里出任何差錯!??” 9月21日,余家果走進鳳翔區范家寨鎮,“優質農戶”王余佳在行業專業合作社果園照料果袋裝蘋果,同時敲定多年前簽訂的訂單與老客戶通電話。
如今,在鳳翔區范家寨鎮,蘋果產業已成為該鎮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 目前,全鎮蘋果種植面積達3.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2.6萬畝,年產量6.9萬噸,產值3.6億元。 人均蘋果收入達到12000元左右,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
洛川縣的蘋果收獲季節即將來臨。 近日,央視報道了陜西洛川的蘋果豐收情況。 當地53萬畝蘋果迎來收獲季,采摘期由南向北。 果園里,鮮紅的蘋果掛滿枝頭,散發著濃濃的果香,果農們忙著采摘。 今年蘋果總產量53萬畝,預計達到101萬噸。
百余種獼猴桃樣品在周至縣“爭美” 9月24日,由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技中心、市農檢中心、周至縣農業農村局主辦,由周至縣特產中心承辦的2022西安市獼猴桃評比大賽在周至舉行。 大賽委托陜西百瑞獼猴桃研究所對參賽樣品進行糖度、硬度、干物質等指標檢測; 市農檢中心對農藥殘留進行了檢測,邀請了西北農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省獼猴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的七位專家,對參評樣品的外觀、色澤、口感進行綜合評價,最終確定金獎10個,銀獎20個,優質獎40個。
佳縣棗樹紅果喜迎豐收。 近日,全國六大紅棗產區之一的榆林嘉縣82萬畝紅棗迎來豐收。 縣城泥河溝村古棗園內有數十棵千年棗樹。 .
目前,當地已建立了60畝紅棗基因庫,實現了“走進泥河溝,吃遍天下棗”。 從南到北長達200米的棗林中種植著60多個不同品種的棗樹。 農技專家不斷通過嫁接培育新品種,帶動了嘉縣棗產業的新活力。
高陵區“南北水果”飄香 近日,在高陵區通源街道回堆坡村的果園里,形似雞蛋的水果掛在枝頭,清香甜味彌漫。 據西安南方負責人楊樹利介紹,雖然百香果屬于熱帶水果,但經過多年探索,已經有了“南種水果北種”的成功實踐和成熟經驗。
楊樹利介紹,他們將擴大種植更多品種的熱帶水果,讓“熱帶水果”走出西安,在豐富廣大群眾“果籃子”的同時,成為“富貴果”帶動企業升級增效,帶動農民脫貧增收。來源:延安鄉村振興 美麗臨潼 寶雞電視臺 寶雞農業農村 訊宜財經傳媒 延川通訊
洛川向陜西鄉村振興央視陜西稅務宣傳西安日報今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