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絡養生有什么好處?
1. 肺經:讓你的皮膚不再干燥。 從肩胛骨凹陷處連一條直線,沿著手臂內側,到大拇指內側,就是人的肺經。 “肺主皮毛”,在經常敲打肺經的同時,每天至少保證1500毫升的水分,讓水分通過肺經流向真皮層,讓你的皮膚不再干燥!
2、膀胱經:讓你擁有美好的記憶力。 膀胱經起于頭頂百會穴,止于背部、臀部,止于足跟。 一般來說,中醫認為膀胱經的真正作用是從腰部開始的,所以只需要敲打下半身就可以了。 經常敲擊膀胱經,可以改善大腦的供血質量,刺激大腦神經細胞的活動,提高記憶力! 15:00至17:00是膀胱經的運行時間。 那個時候拍拍可以有效減輕“午睡”,讓你精神抖擻!
3、三焦經:提高免疫力。 三焦經起于眼角長魚尾紋的絲竹穴,止于無名指之間。 三焦精是人體保健功能的總司令。 能使五臟六腑順暢配合,步步一致。 有的中醫還把它等同于淋巴系統,可見其功能非比尋常。
4.心包經:讓你吃不胖。 從乳頭外一寸的天池穴到中指指尖的末端,這條經脈叫心包經。 心包經的起點在心外。 中醫所說的心包是心臟外面的一層薄膜。 當外邪侵襲時,心包擋住心臟的前部,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2、經絡養生的穴位有哪些?
曇中穴是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具有寬胸理氣的作用。 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心情郁悶、老是嘆氣的朋友,可以時不時地按壓、揉搓痰中穴,以疏解胸中的郁氣。 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 具有疏肝理氣、補氣益氣、益氣回陽的功效,可緩解緊張、急躁、焦慮等癥狀。 揉捏時,將拇指尖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按壓深揉,或輕揉輕揉。 雙手按順時針方向交替按壓揉捏。 每天2-3次,每次10分鐘。
太沖穴為肝經原穴,主管肝經氣血,其在足部的反射區為胸部。 按壓此穴可緩解心胸不適。 所以心情郁悶不舒服的時候可以在這里按摩。 此外,肝有上火。 人在生氣的時候,可以按揉太沖穴來平息怒火。 一般每次按揉4-5分鐘,按完后喝少量水,幫助新陳代謝。
百會穴位于頭頂。 是人體督脈上的重要穴位。 經常按壓和揉捏百會穴,可以緩解頭痛、頭暈、緩解焦慮等癥狀。 風池穴位于頸后,對安神舒緩緊張有很好的作用,還能緩解頭暈頭痛。
太陽穴是人體頭部的重要穴位。 按摩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一個良性刺激,消除疲勞,止痛醒腦,甚至可以提振精神。 《達摩秘方》中將揉此穴列為“回春法”。
3、經絡養生的禁忌有哪些?
避免早起。 “扣頭”是不戴帽子的意思。 早晨是陽氣初生之時。 此時的陽氣就像一株小樹苗。 它雖然生長旺盛,但卻十分虛弱,極易受到寒邪的侵襲。 陽氣的特點是上行,所以從人體的角度來說,頭部是陽氣聚集的地方。 如果早上出門不注意頭部保暖,寒邪很容易入腦而致病。
忌陰涼貪涼。 要想保持健康的身體,陽氣一定要旺盛,而陽氣很怕被陰邪所侵犯。 一個房間如果得不到陽光的照射,就會陰重、溫度低,寒邪就容易侵入體表,甚至引起由表及里的一系列疾病。 當然,現代人住在樓房里,很難保證每間房子都有陽光。 這時候就需要使用暖氣或者空調來維持房間的溫度。
避免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 有些人不了解濕氣致病。 他們認為身體有皮膚保護,皮膚是不透水的。 外界濕氣如何影響身體并導致疾?。?真正的濕氣當然不能直接進入體內,但是人體的氣和外氣是相生相生的,外濕是一種滯氣。 當身體感受到它時,身體的氣機也會緩慢運行,從而在體內產生濕邪。 因此,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中停留時間過長。
避免穿冷汗衣服。 氣溫低的時候,一出汗,衣服立馬變得又濕又冷。 此時皮膚毛孔張開,對外邪的抵抗力降低經絡養生,寒濕很可能乘虛而入。 因此經絡養生,大汗淋漓后,要及時擦干汗水,換上干爽的衣服。
4、經絡不暢應該吃什么食物?
紅棗生姜粥:功能:清潔毛孔。 做法:紅棗、生姜與大米或小米同煮。 點評:喝一碗熱騰騰的,讓身體微微出汗,輕輕捏出毛孔里的污垢,調和氣血,疏通體內外的經脈。
巧用老絲瓜:功能; 以食之氣導經。 操作:老絲瓜1條,切碎炒至微黃,研成細粉。 每次10克,用熱水調勻,內服。 中醫認為,老絲瓜貫穿筋脈,類似于人體的經絡,所以利用老絲瓜的氣來引導人體經絡,使經絡通暢,血液順暢。
薄荷茶: 功能:利用食物的味道來疏通經絡。 操作:取干薄荷葉15克,綠茶3克,倒入1500毫升開水中??,待香味散出后稍涼,濾去渣,加冰糖少許。 或者將新鮮的薄荷葉洗凈,放入杯中,直接倒入沸水中。 用來泡茶的薄荷分三種:薄荷、綠薄荷和蘋果薄荷。 它們味苦辛,具有健胃通經的功效。 但薄荷味性涼,不宜久服。
薄荷味性涼,不宜久服。 一般食物藥性溫和,很少有疏筋作用,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也比較低。 能通經的一般不宜當食物食用,長期食用會產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