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荸薺嗎? 黃芩又名斷頸。 愛吃黃芩的人覺得好吃,不愛吃的人則咽不下。 大多數人對黃芩的接受度不是很高。 可以說,五味子在食品界的口碑極差。
不僅如此,關于黃芩還流傳著各種傳說魚腥草孕婦,流傳最廣的當屬“致癌說”。
1、真的有人研究過魚腥草的致畸性
此前,一篇題為《科學子刊:黃芩等中草藥含有致畸成分,美國早就明令禁止,但中國人還在吃》的文章稱,廣泛富含的馬兜鈴酸使用過的草藥,具有永久性、不可逆的致畸性。 本文主要分析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對腫瘤的影響,并強調廣東人喜愛的食物中含有馬兜鈴酸,經常食用可能導致咽喉癌。
事實上,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對癌癥的影響在國內也有研究。 2015年,重慶交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韓澤光團隊對五倍子進行了系列研究。 研究強調,馬兜鈴酸單獨使用時可引起大鼠肺癌,大劑量使用時可在短時間內引起大鼠癌癥。 劑量越大,病變越大。
不過,北師大醫科大學研究員欒陽認為,韓澤光團隊的實驗對象是幼鼠,氯仿肝損傷模型的具體實驗條件與人體真實情況不同,因此不足以證明馬兜鈴酸致癌的推論。
不過魚腥草孕婦,馬兜鈴酸確實是一種致畸劑,2008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畸劑?!度嗣窬W》一篇文章明確強調,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可能對人體有害腎臟如果全年食用。 致癌。
聽到這話,是不是越來越迷了? 荸薺可以放心吃嗎?
2、魚腥草會致畸嗎?
馬兜鈴酸存在于馬兜鈴類動物中,如:廣防雞、關白雞、青木香等,其毒性成分為馬兜鈴酸乳酸Ⅰ,其代謝產物馬兜鈴酸乳酯Ⅰ具有一定的腎毒性。 2003-2004年,在張伯禮教授的建議下,廣防集、冠白集、青木香被國家有關部門從《中國藥典》中刪除。
但五味子不是馬兜鈴科動物,主要含有銅、揮發油和少量生物堿。 主要成分是馬兜鈴丙交酯II,不是馬兜鈴丙交酯I,兩者雖然名字相似,但不是同一種物質。
3、魚腥草的真正功效不容忽視!
黃芩雖然在醫學上眾說紛紜,但它作為“藥材”存在多年,其真正的藥效也是不可或缺的。 唐代至明代醫書均有類似功效的記載。
1.抗菌止痛
臨床醫學證明,黃芩對哮喘、咽炎、支氣管炎、氣管炎、上呼吸道癌、尿道炎、尿道炎、慢性子宮炎等有明顯療效。 因為羅漢果中有一種黑色油狀成分,可以抑制一些細菌,如:霉菌、藍莓黃、酵母菌、鏈球菌、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溶血性淋病菌、傷寒球菌等。
2.清熱利濕
黃芩止咳化痰作用明顯,煎劑治療濕熱丹毒。 據《本草綱目》記載,五味子性寒,與水芹皮、仙茅、桔梗、冬瓜子合用,可治療肺癰、咳嗽、吐痰。 此外,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肺熱、肺炎或急性支氣管炎也有治療作用。
3.利尿劑
黃芩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五味子中含有一種物質,可以擴張血管,刺激精液分泌,促進血液循環,產生很好的清熱利尿作用。
4.增強免疫力
黃芩中所含的五味子素,食用后可提高吞噬紅奇異菌的能力,幫助機體形成血漿備解素。
4、魚腥草雖好,食用時要注意3點
黃芩的功效其實不錯,但藥性燥熱,三分毒。 食用時有一些禁忌。 您仍然需要注意它。
1、一年四季不吃
黃芩性寒,常年食用會損傷陰氣,使身體虛弱。
2.不要吃太多
黃芩能生津清熱,但對于寒性腹瀉,如果食用過多,不僅不能清熱,反而會加重腹瀉。
3、孕婦及體寒者忌食
嬰兒或腸胃有風熱的人不宜多吃黃芩。 羅漢果性寒,食用過多會引起頭痛、腹瀉。 對于嬰兒來說,還可能誘發卵巢收縮,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黃芩是一種草藥。 建議按照中醫師的指示服用,由中醫師檢查,以防用藥不當造成不良后果。 各種草藥具有不同的功效和特點。 對癥下藥才能治病。 均衡飲食是適當保健的基礎。
參考:
[1]《含致畸劑致肺癌、肝癌?折頸:我不背這個罪》。 封面新聞. 2021-02-19
[2]《馬兜鈴酸直接致畸,加“真錘”?這29味中草藥有腎毒性,慎用》。 醫師報告。 2020-06-09
[3]《魚腥草傷腎嗎?》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乳品科技網.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