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一些野菜
野菜營養豐富。與蔬菜相比,蛋白質含量高出20%,礦物質也有幾十種。以野蕨菜為例,其鐵、胡蘿卜素、維生素C含量分別是大白菜的13倍、1.6倍、8倍。此外,馬蘭頭的鐵含量是蘋果的30倍,橙子的10倍,超過芹菜和卷心菜。在葉酸方面,紅莧菜的葉酸含量高達每100克420微克,超過栽培蔬菜中葉酸之冠的菠菜。
所以,在孕期加一盤野菜,無疑為胎兒增加了一條營養供給的渠道。而且野菜污染少,對母嬰更安全,味道好,能刺激食欲,減輕厭食癥狀,有利于受孕。
2. 無需額外補鐵
為了增加孕婦的鐵儲備,預防母胎性貧血,傳統觀點主張補充一定量的鐵。但新的研究表明,這對健康的孕婦來說可能不是必需的,因為懷孕會刺激母親吸收鐵來滿足胎兒的需要。
一些專家測試了健康孕婦對鐵的吸收。在 36 周時,它是 12 周時的 5 倍。如果經常3餐吃柑橘、西紅柿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鐵的吸收率可以提高一倍,根本不是。缺鐵。此外,補鐵并不能減少早產或孕期并發癥孕婦網,但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如減少鋅的吸收,阻礙胎兒的身體和智力發育。因此,健康的孕婦應采取均衡飲食的原則,不盲目食用高鐵食物,不服用鐵補充劑。
三、少脂肪多蔬果
脂肪是孕婦必需的營養素之一,是胎兒正常發育所必需的。為保證胎兒的需要,孕婦每天應從植物油、動物油、魚肉等食物中攝取11~12克脂肪酸。但這并不是說脂肪越多越好,因為過多的脂肪攝入可能會增加成年女孩患生殖系統癌癥的風險(風險增加2到5倍)。
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嬰兒成年后患癌癥的風險。對160名腦癌患兒的母親與孕期相同數量的健康孩子的飲食進行對比分析,健康孩子的母親多以魚、谷物、綠色蔬菜和土豆為主食。秘訣在于,蔬菜是維生素的寶庫,豐富的維生素A、C、E、葉酸等可以防止亞硝胺的形成。測試表明,不吃蔬菜的孕婦,其后代患癌癥的風險會增加四倍。如果他們多吃水果和蔬菜,患癌癥的風險會降低50%。
四、吃酸很重要
嗜酸菌對孕婦有益,因為酸味食物能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能力,促進腸胃蠕動,改善孕期因內分泌變化引起的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不良。添加酸味食物可以提高鈣、鐵和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的吸收率,因此有利于胎兒骨骼、大腦和身體器官的發育。
但吃酸要注意科學。孕婦應選擇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西紅柿、橙子、楊梅、石榴、葡萄、青蘋果等,而不是人工腌制的酸菜和醋制品。一些人造產品雖然味道發酸,但其營養成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泡菜中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對母體和胎兒都不利。另外,山楂片含有加速子宮收縮的成分,應禁食,否則易流產。
5、豬肝要少吃
孕婦缺乏維生素A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如耳朵缺陷、一只眼睛、胸腹部發育不全等。服用過多的維生素 A 也是危險的。由于豬肝中維生素A含量較高,攝入量往往難以控制,可能超過每天800單位的最大攝入量,因此不建議孕婦大量食用豬肝。如果要吃豬肝,每周一次,每次不超過50克為宜。蘿卜、柑橘、西紅柿等果蔬中維生素A的含量適中孕婦網,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