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指紋解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而真正將指紋識別帶入現實的還是2013年推出的iPhone 5s,此后三星、華為、HTC、小米、魅族等都相繼推出了指紋解鎖手機。
指紋解鎖在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容小覷的安全隱患。紐約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利用人類指紋的一些共同特征制作的假指紋很容易騙過智能手機的指紋傳感器。廠商研究指紋設計有多么巧妙,卻不能忽視指紋解鎖有效捍衛用戶手機安全的初衷。
指紋解鎖很容易被破解?
指紋識別可以讓人們快速解鎖手機,比傳統的數字解鎖和圖案解鎖更加安全。指紋是獨一無二的,也許正因為如此,許多人感到安心。
然而,紐約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計算機模擬設計的一系列人工“主指紋”與指紋傳感器中的真實指紋匹配率高達 65%。由于用戶在錄入指紋時通常會錄入多枚指紋,而手機上的指紋傳感器體積較小,只能掃描一部分指紋。只要找到指紋的共同點,就可以解鎖手機。
蘋果回應稱,在開發Touch ID指紋技術時,測試過多種不同的攻擊方式,iPhone指紋系統匹配錯誤指紋的成功率僅為1/50,000。但之前由于系統升級,曾出現過無需指紋解鎖即可查看用戶手機相冊、通訊錄等隱私的情況。三星和HTC在此前的世界黑帽大會上已經證實,利用系統漏洞破解Android系統,黑客可以成功獲取用戶指紋。其他 Android 手機制造商也經常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級別。美國聯邦政府的 Odin 項目經理 Chris Pohnen 表示,現在攻擊隨機發現的手機的門檻很低。
各類指紋解鎖成為標配
iPhone 5s推出指紋識別技術后,多家手機廠商紛紛跟進。指紋解鎖已經成為用戶手機體驗的重要標準之一,是智能手機的標配。
目前市面上的手機指紋識別方式有刮擦式和按壓式。例如HTC One Max和vivo Xplay 3S采用了FPC的背面劃痕;三星galaxy S5采用了Synaptics的正面劃痕;華為Mate 7采用后推式FPC。
指紋識別位置大致分為幾個部分:屏幕下方的圓形、橢圓形和長方形按鍵。由于用戶傾向于拿起手機直接解鎖,將手機翻轉過來的體驗不如正面解鎖。不過隨著手機屏幕的不斷擴大,home鍵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華為p10手機評測視頻,將指紋識別融入屏幕成為了新趨勢。手機巨頭們都在追求正面屏幕的比例。將指紋識別集成到屏幕中是一個難題。iPhone 8 正在克服它。為了趕上三星S8的發布時間,識別位置放在了手機背面。
CrucialTec 近日宣布獲得透明指紋傳感器專利。該技術可增強屏幕面板固定部分的靈敏度,使其可用于指紋識別。華為、OPPO、vivo、LG同屬CrucialTec陣營,智能手機行業或將掀起新風潮。
安全隱患高 偏離設計初衷
目前各大手機廠商都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指紋識別的定位上。不過,此前網絡上曾出現過各種手機指紋解鎖事件。上述研究也敲響了警鐘。專家警告說:“如果我只想拿走你的手機,用你的 Apple Pay 買東西,如果我能破解十分之一的手機,那么情況就很嚴重了?!?/p>
一些手機廠商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三星 Galaxy S8、華為 P10、LGG6 和小米 6 都將擁有虹膜解鎖技術。虹膜只能被DNA超越,與指紋不同,存在被復制的風險,安全性高于指紋。
人臉識別也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2015年漢諾威展上,馬云展示了Smile to Pay刷臉技術,即“刷臉支付”。目前,內置人臉識別功能的手機太少了。ThL糖葫蘆手機的新一代主打產品——ThL孫悟空是比較知名的一款。
無論是哪種解鎖方式,都會有其不足之處,但在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也要牢記維護用戶隱私和安全是每一種解鎖方式的使命華為p10手機評測視頻,不能忽視其他。
免責聲明:本站內容如侵犯原作者合法權益,請提供證明并聯系我們處理。有關詳細信息,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