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喝養生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抓一把金銀花,扔進開水里,再放幾顆紅棗,撒上一些枸杞子……
但是,這些用中藥泡制的養生茶,其實不算茶,應該算是藥。
1.枸杞菊花茶
感冒發燒、經期不宜飲酒
炎熱的天氣,很多人在空調房里都會感到燥熱,那么一杯枸杞菊花茶就成了“解火的必需品”。但是,這茶不能隨便喝。
菊花確實有清熱、清肝、明目的作用,所以這種茶有很好的滅火作用,無論虛火還是實火都有效。不過,菊花雖清熱去火,但性苦寒,體虛者不宜多飲。
至于枸杞,暖身的作用是比較強的,所以感冒發燒、腹瀉、身體有炎癥的時候千萬不要吃枸杞。此外,月經過多的女性補充枸杞可增加月經量;而脾胃不好的人常吃枸杞,會導致消化不良。
2.玫瑰花茶
便秘時不要喝酒
玫瑰花茶確實有美容養顏、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所以不僅適合女性多喝,還能輔助治療婦科疾病,具有美容效果。不錯。
但是,有些人飲用玫瑰花茶后會出現胃脹、腹脹等癥狀。這是因為玫瑰有一定的收斂作用,便秘時不宜飲用。
3、龍眼紅棗茶
火熱體質的人應少喝
這款茶是很多女性朋友的最愛,養胃美容。桂圓泡水的滋補作用是很明顯的。容易疲勞、體質虛弱的人,食用桂圓后可“滿血復活”。
但是,燥熱體質的人不宜吃太多,容易上火,表現為口干、上火、大便干燥等癥狀。
而且紅棗也不能吃太多,因為不易消化,建議每天吃紅棗不要超過10顆。
4、金銀花茶
痛經女性請遠離
金銀花可用于各種溫性病,如體熱、疹子、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
火熱體質者常有口腔潰瘍、口吐白沫者可常服養生茶配方,痛經者及消化功能差者應盡量避免食用。
5.薄荷茶
陰虛血燥者禁用
薄荷具有疏散風熱、清咽、疏肝解郁、止癢等功效。此外,薄荷還有助于緩解感冒、發燒、頭痛、喉嚨痛、無汗等癥狀。
需要提醒的是,陰虛血燥、肝陽上亢、表虛汗出過多者不宜服用。
6.決明子茶
千萬不要長期喝
干燥的氣候很容易引起眼睛干澀、眼睛發澀等各種眼部疾病癥狀。許多人喝決明子茶。
而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降壓通便等作用。但由于決明子有潤腸通便的作用,服用會引起腹瀉,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更復雜的便秘。
此外,還有一種病叫黑腸病。所以,決明子茶雖然可以喝,但前提是喝的時間一定不能長。
建議每周飲用2-3次即可,不要讓身體習慣它的存在。
7、肥海茶
“老鐵”沒用
很多人喉嚨干澀難受時就喝胖大海,其實胖大海只適用于風熱邪毒侵入咽喉而引起的聲音嘶啞。
對于聲帶小節、聲帶功能不全或煙酒過度引起的聲音嘶啞,用旁海是沒有效果的。因此,對于那些緩解咽喉不適的“老煙槍”來說,戒煙比泡在肥海里更有用。
另外,體質偏寒的人和經常拉肚子的人也不適合吃龐大海。即使是有癥狀的咽炎患者,喝龐海茶1-2周就足夠了。如果服用過多,會損傷陽氣,影響消化功能。
初夏最適合勤奮的你的5款茶
最近氣溫越來越熱,此時喝上一杯清茶,無疑是消暑解渴的好方法。你知道嗎,喝對茶可以提神醒腦、解渴消暑,還能解決各種小問題。
1.吃壞胃:姜茶烏梅飲
生姜10克、烏梅肉30克、綠茶6克切碎放入保溫杯中,用開水沖泡,蓋緊,溫水浸泡半小時,再加入少量紅糖。敷一會兒,趁熱喝養生茶配方,一日3次。
姜茶烏梅飲出自元代醫學家魏以麟編著的經典醫書《十一得消方》。此茶飲可清熱生津,止痢消食,暖心。用于夏季飲食不潔或不節制所致的腹瀉、痢疾。
生姜
性味辛微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魚蟹解毒等功效。因此,我們在胃痛嘔吐或食用皮蛋、魚蟹等水產品時,通常會放一些姜末、姜汁。
梅
性味酸澀,性平。其酸性能斂神汗、生津止渴、止瀉止血、和胃。可用于多汗、精神不振、心悸、食欲不振。
注意,脾胃虛弱、寒性腹瀉的人不宜飲用此茶。
2.喉嚨痛:甘菊湯
桔梗6克,生甘草3克,切細末或研粗末,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每日兩次。
甘菊湯最早見于《傷寒論》,原名莒更湯,用于治療“少陰病咽痛二三日”。后被清代醫師吳巨同所著《溫病調典》所引用,可治療“溫病少陰咽喉腫痛者”。
自古以來,甘菊湯被歷代醫家奉為治療咽喉腫痛的通方。如《醫心悟》中說:“凡咽喉腫痛者,可用甘菊湯?!?/p>
生甘草
性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解痙止痛、調和藥性的作用。
風鈴草
苦、辛,性微溫,入肺經,能祛痰止咳,有清肺排膿之功效。因此,兩者合用具有清肺利咽的功效。
3、多汗口干:五味枸杞飲
五味子6克、枸杞子8克放入鍋中,加水800毫升,文火煮沸,濾出清液,倒入有蓋杯中,加入白糖5克,攪拌均勻,即可飲用在部分。
健脾胃,補肝腎,養心血,生津止渴。夏季嗜睡乏力、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的人,即“夏虛”的人,將五味子與枸杞同煎服,或用開水沖服,可使精神倍增。五味枸杞飲是夏季養生滋補的佳品。
五味子性味酸溫,具有補氣生津、止瀉安神等多種功效。特別是與枸杞子合用,滋補肝腎的作用更加突出。
適用于五臟不足、氣血不足所致的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腰膝酸軟、心悸失眠,或長期疲勞、熬夜、生活不規律者。
4.郁熱:菊花茶
沖泡菊花是最簡單的方法。與其他茶類一樣,沖泡時倒掉頭湯,再沖泡花茶。用量一般為5-10克,水溫70℃左右。
菊花也可與其他藥材同用,如金銀花、枸杞子、決明子或肥海。
菊花茶是最常用的清熱解火、清肝明目的中藥茶。菊花性甘、苦,微寒。歸肺、肝經。適用于暑熱時節心郁燥熱、目赤澀、風熱感冒、頭痛頭暈、目眩者。
菊花的品種很多,有杭白菊、貢菊、楚菊、七菊、懷菊、紅菊等。菊花大多用于茶飲,花形飽滿,無雜質,味道鮮美。香。
與其他同源中藥一起沖泡菊花茶有不同的功效:
與金銀花合用,可緩解風熱感冒的初期癥狀,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與枸杞子或決明子合用,可緩解頭暈目眩、眼腫痛等癥狀。
如果喉嚨腫脹、酸痛、干燥、發癢,菊花配肥海能有效緩解。
5.頭暈:三葉茶
它們是荷葉、竹葉和薄荷葉。炎熱季節,可三葉并用,每片5克,也可取其一泡茶。具有清心火、養心解暑之功效。
荷葉
性苦澀,平,歸肝、脾、胃、心經。具有清熱利濕、生發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
荷葉還有很好的降脂減肥作用。適用于中暑所致的頭暈目眩、胸悶煩渴、小便短赤等。
竹葉
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熱除煩、生津利水之功效。中醫臨床用于熱病煩渴,小兒驚風,咳嗽吐血,面色潮紅,小便短赤,口舌生瘡等。
薄荷
葉性味辛涼,入肺、肝經。用于外感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食積脹氣,口瘡,牙痛,疥瘡,風疹瘙癢,胸悶脅痛等。
這三葉品對于實熱心火的人,清熱散火、養心作用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