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 此時天氣轉涼,秋燥明顯,燥傷津液。 霜降養生首先要注意保暖,其次要防秋燥,可適當增加運動量。 中醫提醒,降霜期養生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防盜風
秋季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氣溫反常,人們常常手忙腳亂。 受賊風侵襲,全身疼痛、乏力、無力,還會引起咽炎、支氣管炎、口歪、面神經麻痹等。
2.防止秋燥
燥傷津液,津液消耗,口干舌燥,口干舌燥,咽干舌燥,大便干結,皮膚干燥,甚至口干舌燥。 肺喜潤燥,肺功能難免受到影響。 會出現鼻咽干燥、聲音嘶啞、咳嗽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癥狀。
元代大夫內惠惠在《食酒經》中說:“秋燥宜食麻”。 因此,秋季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蔬菜等軟性食物和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的水果,潤肺。 日常生活中早睡早起。 早睡可以滋陰,早起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潤肺,充分發揮津液的作用。
3.防潮
秋天從立秋到霜降有6個節氣。 此時,夏日的酷熱還未過去,秋天的雨水已經很多了。 這時候要防濕邪,傷了脾陽就會出現水腫或者腹瀉的癥狀。 初秋脾濕,冬季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就會發作,所以秋季防濕也很重要。
秋季養生防濕主要以祛濕化滯、健胃健脾的飲食為主。 如蓮子、薏米、冬瓜、蓮藕、山藥等。
4.抗秋季抑郁癥
深秋,風雨交加,草枯葉落,很容易為季節的變化而煩惱。 大腦底部有松弛子實體的腺體,可以分泌褪黑激素,消沉,消沉。 入秋后,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落、消極。
秋季養生防秋郁,首先不能隨意破壞生活規律。 心情不好,就要做該做的事; 其次,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羊肉、豆類等。 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文娛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推薦霜降養生食譜:
霜季氣候漸冷,一天之內溫差變化很大。 當時的養生飲食方案如下。
梨: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微酸,入肺、胃經。
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 干活口渴時吃梨,給人清涼干爽之感。 酒后吃梨可以說是甜香撲鼻,玉髓之美,酒之意已蕩然無存。
蘋果:
性味涼、甘。
功效:生津潤肺,消食止渴。 其對蘋果的作用,早在唐代《千金史志》中就有記載。 西方人過去天天吃蘋果,醫生離我遠點。 我國的蘋果產區也有飯后吃蘋果,老大爭小。
橄欖:
性味歸經,平味、酸甜味。
清肺、咽喉、生津、解毒。
《本草求是》:橄欖,肺、胃之果,有生津止渴之功,酒后嚼食最佳。 人取河豚肝子,百無聊賴,以此煮汁飲之。
銀杏:
性味歸經霜降養生,性平,味甘、苦。 入肺腎經。
功效凝肺氣,平喘止咳,化糞止濁。 銀杏葉形如鴨掌,故名鴨掌。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鴨腳江南人,名實不虛。 因進貢,銀杏在中州物價不菲。 那句話。 銀杏樹、公孫樹,因樹長得慢,公知樹被孫子吃,故名。
洋蔥: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 入肺經。
清熱化痰的功效。 降低脂肪和血糖。 洋蔥作為利尿祛痰的功效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是西餐不可或缺的高檔調味品。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洋蔥中含有一種降血糖物質——甲磺酸鹽? 經常食用對糖尿病患者非常有益。
芥末(雪玻璃)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 入肺經,入大腸經。
功效宣肺化痰,暖胃散寒。 急慢性支氣管炎寒痰、咳嗽痰白粘稠、胸悶者宜食。
白果蘿卜粥:
原料:白果6個,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將蘿卜洗凈切絲,用熱水煮沸備用。 將白果洗凈,與糯米一起煮。 大米開花時,加糖煮10分鐘。 拌入蘿卜絲,出鍋食用。
雙耳湯
鹽料:銀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制作方法:銀耳、黑木耳用溫水浸泡去雜質,洗凈,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冰糖和水,放入蒸鍋中蒸1小時至木耳熟透. 適用于腎陰虛、動脈硬化、高血壓、肺陰虛咳嗽、氣喘。
此湯具有滋陰潤肺、補腎健腦的功效。
霜降節氣養生法是什么?霜降節氣及養生注意事項
露水是冷的,也會凝結。 霜降來臨,秋冬交替,氣候干燥,白天溫差變化大。 降霜最易傷肺胃。 皮膚干燥,皺紋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脫發和便秘、便秘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滋陰防燥,潤肺益胃.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霜降節氣要注意的事項。 調整起居,注意溫差。 秋季養生,首先要注意起居調理。 居住空間要寬敞、獨立。 寬敞的空間,不僅讓關節病患者的生活更輕松,也讓心情變得寬敞。長期住小地方
霜降節氣養生要注意什么?霜降節氣要注意五點
霜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逐漸變冷,霜的出現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保健。 霜降期間如何養生? 霜降期間養生要注意什么? 霜降節氣養生,衣食住行不可忽視。 下面介紹霜降節氣養生的五要點。 介紹霜降節氣期間的衣食住行等保健要點。 1、飲食:冬天最好加膏滋養。 中醫認為膏宜稀釋。 因此,霜凍季節飲食應盡量清淡。 特別是不要在食物中加入過多的鹽分。 吃鹽過多容易使血容量增加,增加血管壁的側壓,同時容易口渴
夏至要注意什么?養生要注意這四個方面
什么是夏至養生法? 每年6月21日前后為夏至。 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夏至過后,天氣逐漸回暖。 夏至養生要注意四個方面,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精神方面:濟康養生論對酷暑有獨到的見解。 它認為夏天很熱,應該安靜些。 心里總有冰雪,熱不過心。 我不能熱,但更熱。 也就是心神自然清涼,這就是夏季養生中的精神調理。生活方面:生活調理要順應自然
本文哈希:1e04ceeeea2e5636faf3be1818ab6c3bc60ce8ef
免責聲明:本文由你好分享發布霜降養生,不代表163女性網贊同其觀點。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