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醫時,常常被要求忌口,那么中醫要求忌口的“發物”是什么?
中醫讓你忌口,是因為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原本就偏頗的體質。換句話說,只要體質沒改變,就算不吃藥,也需要一直忌口,比如容易上火的人,可能需要長期忌口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這些食物被中醫稱之為“發物”。
什么是中醫的“發物”?我們都知道身體某個部位有炎癥時,常會表現為紅、腫、熱、痛。這與自然界的火很像,中醫就稱之為“上火”,而炎癥的“炎”就是由兩個“火”字組成,又因為發炎、上火在人們的感覺中,有“爆發”的感覺,所以“發物”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簡單來說,“發物”就是能引起身體出現炎癥反應的食物或者藥物,這里的“發”可以理解為“誘發、引發、助發”。
吃“發物”后,身體出現不適的發生原理與此相似,以辣椒為例,雖然我們吃辣感覺很過癮,但是神經卻感覺到“有大事要發生”,就會增加“神經肽”的分泌,吃辣越多,這種物質就分泌越多,紅、腫、熱、痛就會越嚴重。從這個意義上說,辣椒是“發物”無疑。
除了辣椒,還有一些能夠觸發身體炎癥反應的,比如蔥姜蒜、魚蝦等等,它們也屬于“發物”。蔥姜蒜也有刺激性,其作用在身體里的原理和辣椒相同,自不用累述。
而魚蝦則是因為是異體蛋白入侵身體后,身體對這個“異己”感覺如臨大敵。特別是過敏體質的人,免疫系統處于超敏狀態,如果正趕上你吃的魚蝦不新鮮,蛋白變性就會加重,引起的炎癥反應就會更加厲害。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