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擴需舉措,推動有效投資和增加消費。其中對汽車領域,會議指出,除個別地區外,限購地區增加汽車指標數量、放寬購車資格限制;打通二手車流通堵點;延續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業界專家認為,此次延續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對有購車打算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也將為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注入一股動能。
給消費者吃了“定心丸”
日前,在石家莊一家新能源汽車4S店,雖然臨近中午時分,但客流仍然絡繹不絕。劉女士正在詳細地向銷售顧問咨詢購車,她對記者說,現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是潮流,正打算把自己開了十年的燃油車賣掉換一輛電動汽車。談到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好處,劉女士認為主要還是養車成本低,充電一度才幾角錢,“還有一點就是掛綠牌不限行,我有時候忘記限號時間就把油車開出來了,因為這個被罰了好幾次?!?/p>
對于延續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劉女士也非常高興。她說,按照銷售顧問給的提車時間,現在下訂單的話大概四五個月后提車,可能要明年元旦后了,這樣就可以放心地享受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政策了。
相比普通消費者,這家4S店的總經理王先生更關心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的延續。他對記者說,這對于消費者和汽車廠家都絕對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好消息。畢竟在疫情之下,車價漲、提車難等問題都讓消費者的購車欲望有所降低,而在“真金白銀”的政策推動下,很大程度能激發大家的消費積極性,進一步穩定汽車終端消費。他認為,這個延續政策確定的時間點也很好,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提車周期一般都在五六個月,現在確定延續給消費者吃了個“定心丸”,近期有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朋友也不用著急,可以慢慢選擇,明年依然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車免收購置稅政策的福利。
新能源汽車產銷創新高
實際上,有關新能源汽車免收購置稅政策延期一事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早在2014年剛出臺減免購置稅的政策時,原計劃于2017年底到期,但由于市場反響積極,同時為了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部門發布《關于繼續執行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公告》,決定將該政策延續至2020年末;而到了2020年3月,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再度被延長兩年,至今年底。而隨著此次國家再次提出延續免征新能源車購置稅的政策,消費者將繼續在購買新能源車時得到實惠。
經過十幾年培育,給力的政策、企業的創新、消費者了解的加深,這些都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形成合力。以比亞迪(324.490,?-2.31,?-0.71%)、小鵬、理想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企持續領跑市場,徹底扭轉了合資品牌主導車市的局面。
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產銷規模創新高,市場滲透率為21.6%。更重要的是,我國的技術創新也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新研制的激光雷達、國產芯片、車載基礎計算平臺都實現了裝車應用,技術創新水平不斷被提高。量產的三元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了全球最高的300瓦時/公斤,無鈷電池達到了240瓦時/公斤。半固態電池接近量產狀態,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方面的產業競爭力非常強。
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才能可持續發展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已成為這幾年車市最大亮點,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的新發展階段,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
據了解,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4.870,?0.01,?0.21%)乘用車占比世界新能源份額59%,歐洲為第二大市場,市場份額為26%。我國新能源份額全球第一,主要原因是國內新能源車供給保障較好和需求強。同時,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轉向市場化推動,形成較強的內生增長動力,從而帶動新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免征新能源車購置稅的政策延續固然可喜,但是我們還應該看到,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對于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如果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跟不上,那么消費者用車體驗會大打折扣。我們在關注新能源汽車總量增長的同時,還應該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這樣新能源汽車產業才能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