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立春節氣后就代表著春天要到了,這個季節萬物復蘇,冰雪開始消融。但這個季節也是最多變的,有著“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的說法。那么,北京立春的二月份溫度是多少?到底北京立春大約什么溫度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立春的二月份溫度
立春并不代表著春天的開始,今天白天受冷空氣影響,北京北風漸起,陣風可達5、6級,氣溫下降,最高氣溫僅1℃,寒意逼人,夜間,北京風力逐漸減弱,最低氣溫-6℃。公眾出行需注意防風保暖。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傲⒋骸睂τ诤芏嗟貐^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蘇,還處于萬物閉藏的冬天。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于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年老體弱者換裝尤應審慎,不能突然減少服裝。
南京要再過40多天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
北京時間2月4日4時51分將迎來立春節氣。立春一過,雪融冰消,萬物初萌,步履輕盈的“春姑娘”裝扮一新,款款向我們走來。今年立春適值“六九”首日,也就是“春打六九頭”。
年大不如春大
立春意味著冬去春來、萬物更生,既是春季節氣的起點,也是一年四季的始點。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開端的象征意義。立春既是十分重要的節氣,又兼有“節日”身份,民間廣泛流傳著“春朝大如年朝”“年大不如春大”等說法。
三候,一候“東風解凍”,立春之后,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氣溫逐步從零下轉為零上,最突出的物候表現就是冰雪消融。二候“蟄蟲始振”,蟄伏一冬的動物感知到陽氣潛萌,開始蘇醒,但還“動而未出”,要待到驚蟄、春分等節氣之后才會真正“啟戶”。三候“魚陟負冰”,寒冬時節,魚兒潛伏在水底避寒,迨至立春之后,伴隨著陽氣回升、冰層變薄,逐漸上浮,像背負著冰在游動。
不少人都以為一到立春,春暖花開也就不遠了,不過在南京并不是這樣。一般來說立春過后,南京還會經過40天甚至更長時間才會進入真正的春天。根據常年氣候統計,南京地區立春日的平均氣溫為3.4℃,平均最低氣溫為0℃,真正的春天一般要到3月中下旬才會到來。
立春就是入春了?
立春,意味著萬物開始復蘇。但專家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復雜,從氣象角度看,立春不等于入春。
二十四節氣稱之為節氣令,本質上是太陽歷,反映的就是太陽對于大地日照的冷暖強度的變化。如果把一年平均分成四個等分的話,“立春”這一天就是春天的開始。
但春天在氣象學上的定義,是指連續5天滑動日平均氣溫達到10攝氏度以上,第一天就是入春日。這個氣象學上的標準是從氣溫上來說,跟歷法的角度是不太一樣的。華北地區入春一般要等到4月份前后。
立春后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并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在人們的意念之中,其實有三個春天。一是天文層面的春,二是農耕層面的春,三是氣候層面的春(日平均氣溫穩定高于10℃)。二十四節氣所設定的是四季均等的季節框架。立春開始,是天文意義上的春。立春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仍處于寒冷的冬季,冷空氣依然活躍,寒潮、大風、暴雪依然是天氣舞臺的主角。但即便如此,對中國人來講,立春仍是一個可寄予希望的節氣。春為歲首,立,始建也,立春,春氣始而建立也。它是春天的前奏,亦是大地的初心。
民間有“年前立春過年暖,過年立春二月寒”,是否有科學依據?專家表示,從統計學意義上來說大體是正確的。氣溫方面,立春過后基本上就是節節攀升的長期趨勢。根據數據顯示,立春期間的平均氣溫比大寒節氣上升2.6攝氏度,當立春在春節前出現,過年期間就會相對暖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