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節日是從古代傳下來的,古時候,正月十四的時候,有喝亮眼湯習俗,這個故事是如何得到的呢?喝亮眼湯是從什么時候流傳下來的呢?給大家解析了正月十四的風俗盤點,在飲食上面也有很多的需要注意,吃糊辣羹也是不錯的選擇。
正月十四喝亮眼湯由來
民間的說法是正月十四夜晚亮眼湯一喝,春節也就過得差不多了,大家得振作精神開始新一年的工作。亮眼湯是碗青菜麻糍湯。將麻糍切成小手指般大小的一條條,然后將洗凈的青菜合二為一,下鍋煮熟,放入適量的食鹽、醬油,挑上一撮熬熟的豬油,就成了民間傳統的亮眼湯。說來說去,這十四夜是跟亮眼有蠻大關系的,喝上一碗亮眼湯,然后用雪亮的眼睛去欣賞元宵燈會,以美好的心情來迎接新的一年。
喝亮眼湯代表全家幸福
一般來說,春節到正月十五是最后的高潮,從正月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七為止,這個階段都叫元宵節,正月十四夜也是在元宵節里的,那天就要喝亮眼湯。除此之外,正月十四夜,平常人家還會在自家的各個角落里撒上烏梓,因為據中國民間傳說,角落里倒一些烏梓,可讓老鼠眼睛瞎掉,貓的眼睛更亮,把老鼠都吃完,這樣就可以保護糧食不讓老鼠吃掉。烏梓其實是山上的一種野果,由于烏梓用新昌話講就像眼珠子,意思就像多雙眼睛盯著自家的糧倉不被老鼠侵害。
吃糊辣羹象征發財
當天小孩們自帶碗筷串街走巷,挨門挨戶吃糊辣羹,說一聲:吃發財羹啦!主人不分熟人或陌生人,每人一瓢。糊辣羹是用牡礪、蝦仁、魚肉、蟶肉等為主料,加上切成粒的精肉、芋艿、蘿卜、蛋、香腸、菜絲等做成熟食后混合在炒燴最后加水勾芡而成。據說小孩串的門越多,吃的越多,越會聰明。討糊辣的人越多,主人越會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