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很多人不太清楚驚蟄的含義,因為相比與其他節氣,驚蟄從字面上就比較難理解。那么,你知道驚蟄是什么意思嗎?驚蟄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有人說是雨水增多的意思,有人說是春天的開始,到底驚蟄是雨水增多還是春季開始呢?一起來了解。
驚蟄是雨水增多還是春季開始
都不是,驚蟄代表天氣轉暖,春雷始鳴。驚蟄時節,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越冬的蟄蟲。驚蟄節氣的標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進程看,“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一般每年在3月5日或6日,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從驚蟄節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時節。
民諺云:“春雷響,萬物長”以及“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钡鹊?,這些均為驚蟄節氣的特征。驚蟄時節,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中國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中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绑@蟄始雷”的說法則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驚蟄時節農事:
驚蟄節氣
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 “春雷響 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時節。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钡搅梭@蟄,“九九”已盡,“九盡桃花開,春耕不能歇”。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時節。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
我國各地隨著氣溫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漸次開始春耕。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蟄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種,其余地區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水稻方面日均氣溫穩定在8℃以上時可以開始播種旱育秧。
驚蟄農諺:
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
春季生產掀高潮,從南到北忙春耕。
麥田施肥和澆水,緊跟鋤摟把土松。
春季造林好時機,因地制宜分樹種,
栽后護理要認真,光栽不護白搭工。
家禽孵化黃金季,牲畜普遍來配種,
天暖花開溫升高,畜禽打針防疫病。
快把魚塘整修好,放養魚苗好節令。
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春雷響,萬物長。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驚蟄有雨并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麥成堆。
驚蟄地氣通。
驚蟄斷凌絲。
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飯地里吃。
凍土化開,快種大麥。
大地化,快種葵花和蓖麻。
大麥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開花不結紐兒。
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
驚蟄地化通,鋤麥莫放松。
驚蟄不耙地,好像蒸鍋跑了氣。
地化通,趕快耕。
到了驚蟄節,耕地不能歇。
春耕搶墑,秋耕搶時。
挖地如挖糧,整地如修倉。
挖塘修壩,旱澇不怕。
水利不修,有田也丟。
打井修渠能防旱,豐收靠人不靠天。
種不好莊稼一年窮,修不好塘堰一世窮。
有地有井人當家,有地無井天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