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媽而言,什么時候斷奶確實是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嬰兒在出生后便以吃媽媽的母乳為主,而一直喝媽媽的母乳營養是不夠的,所以在寶寶長到一定的年齡就要進行斷奶,那么我們在這里便要了解一下嬰兒斷奶的最佳時期以及最佳方法吧!
嬰兒斷奶的最佳時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在前六個月時,最佳的喂養方式便是純母乳喂養,等到寶寶六個月后,母乳喂養最好能夠堅持到兩周歲甚至是更長時間。寶寶斷奶的時候最好采取逐漸斷奶的方法。
寶寶滿六個月的時候可以增加輔食了,于是這時候有的人會認為母乳沒有營養了,但是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母乳的營養仍然是寶寶日常營養補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寶寶在此時對于輔食還處于逐漸接受的階段,如果貿然斷母乳的話,那么很有可能會讓寶寶接受不良。
滿兩歲以后,寶寶生長發育的速度加快,母乳中的營養成分不能滿足寶寶生營養所需,如果不及時斷奶,寶寶對母乳的依賴性比較強,不愿意進食其他食物,就會導致營養缺乏,容易患佝僂病、鐵性貧血等疾病。
有的寶媽會選擇在寶寶滿周歲的時候斷奶,因為這時候寶媽的母乳已經不夠充足,不能夠滿足寶寶的日常需求,而且回歸職場后,斷奶也讓寶媽更加輕松一些。不過雖然說滿周歲時給寶寶斷奶會帶來很多便利,但是并不是說寶寶一定要在這個時間段斷奶。如果寶媽奶水充足的話,可以盡量的延長母乳喂養的時間,所以最佳的斷奶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這和喂養條件以及寶媽奶水充足都有關系。
嬰兒斷奶的最佳方法嬰兒斷奶采取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方法最佳,不要強行的一下斷奶,這樣對孩子不利。
斷奶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在斷奶前,家長要為嬰兒作一些斷奶的準備,主要是及時添加輔食,使嬰兒對其他食物的消化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輔食的添加過程中,有一個關鍵時期,一般是在嬰兒出生后4至6個月,此時嬰兒容易接受除奶之外的食物,并試圖在口腔的運動中學會吃輔食。在這一時期如果家長忽視了這一點,或只是“晴蜓點水”式似地給孩子嘗嘗輔食的味道,那么,這樣的嬰兒對斷奶是不能適應的。
因此,追求這一關鍵時期內一樣一樣地添加各種食物,并且一點點地增加各種食物的量,同時觀察嬰兒大便的情況,即觀察有無大便稀薄或大便次數增加等消化不良的現象,以獲得嬰兒對各種食物耐受的情況。如果嬰兒能夠適應各種輔食,而且吃得很好,則斷奶就會比較順利。
嬰兒斷奶哭鬧怎么辦實際上孩子斷奶之后,哭鬧并不是一個軀體疾病或者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一個病理狀態,只能說是一種行為問題或行為表現,實際上也是很常見和合理的。對于孩子來說,吃母乳除了提供營養之外,也是和母親的一個情感交流過程,是感受媽媽愛的一個過程。
所以斷奶本身實際上孩子就會可能會感覺到跟母親關系的隔離或斷絕,所以孩子可能會哭鬧,需要家長去做一個適當的安撫。寶寶斷奶哭是經常發生的,由于寶寶已經在好幾個月內習慣了吃母乳,所以當斷奶以后要及時的給寶寶喝牛奶。是因為餓了哭要補足輔食,除了喝牛奶以外,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雞湯、魚湯給寶寶喝。
如果不是因為餓引起的,這個時候可以分散寶寶的注意力,用一些玩具或者是抱著孩子出去玩會好一些。所以家長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因為每個孩子有比較大的個體差異,對情感的需求也不一樣,包括家庭之間的需求也都是完全不同的。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和需求來做適當的安撫、解釋等這樣的工作,有助于孩子哭鬧的緩解。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