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雜糧通常是指小麥、水稻、玉米、大豆和薯類這五大類,主要有:高粱、綠豆、蕎麥、燕麥、大麥、谷子、糜子、黍子、薏仁、豌豆、籽粒莧、菜豆、紅豆、蠶豆、豇豆、小扁豆及黑豆等。另外,五谷雜糧的生長期短、種植面積較少,每一種都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五谷雜糧的來歷是什么?
五谷的意思是指五種谷。比《論語》更古的書如《詩經》、《書經》等里面,只有“百谷”,是沒有說“五谷”的。從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糧食作物的種類減少了呢?當然不是,當初人們往往把一種作物的幾種不同品種一個個起上一個專名,這樣列舉起來就多了。而且“百”字在這里不過是用來指多的意思,也并不是真有一百種。五谷這一名詞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分類概念,同時反映當時的主要糧食作物有五種。
五谷這一說法在當初創造的時候,究竟是指什么,并沒有留下具體的記載來。而能看到的最早解釋,是漢朝人寫的。漢人和漢以后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法是稻、黍、稷、麥、菽(即大豆);另一種說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麥、菽。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只是一種有稻而沒有麻,另一種有麻而沒有稻。
另外,在《黃帝內經》中,五谷被稱之為:“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稱五谷為“稻、黍、稷、麥、菽”,在佛教祭祀時又稱五谷為“大麥、小麥、稻、小豆、胡麻”。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