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是我國非常有名的山峰,從明代開始恒山又被稱為北岳,由于恒山山脈礦產資源豐富,故成為山西東北部鐵和煤的主要產區,那么恒山在山西省哪個市呢?北岳恒山又位于哪里呢?接下去就隨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看看吧。
問:北岳恒山在山西省哪個市 北岳恒山位于哪兒?
答:山西省大同市東部張家口市南部。
恒山簡介
北岳恒山,揚名國內外,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位于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主峰天峰嶺就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五岳,為中國地理標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家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主要景點:金龍峽、恒山松、桃花洞、、恒山云、恒山廟、懸空寺、恒山十八景等;其中有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恒山分為4個等級的保護區和1個自然保護區,一、二級保護區面積為62.10平方公里,以雙峰并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翠屏峰景區、千佛嶺景區、溫泉景區和渾源城景點群;龍山一帶為自然保護區。
恒山主要景觀
1、磁峽煙雨:
磁峽即金龍峽,位于天峰嶺與翠屏峰之間,是出入恒山的天然門闕。其間石壁萬仞,青天一線,在細雨濛濛時晴嵐縹緲,煙霧紛飛,妙趣橫生,澗底流水,奪口而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贊嘆“伊闕雙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擬也”。
2、云閣虹橋:
即古棧道,位于金龍峽最窄處。為南北交通要道。古人沿峽谷東崖絕壁間,鑿崖插木,飛架棧道。同時還修建過一座連接東西兩峰的高空飛橋,合稱為云閣虹橋。民間傳說是魯班的妹妹所建。峽壁至今還殘留著當年修棧道時的行行方窟,默默訴說著亙古的滄桑和智慧。
3、云路春曉:
即步云路,從岳門灣原北岳山門(恒宗坊)至恒宗殿,稱十里步云路。舊時一里一亭,一步一松,亭亭不同,步步入云。沿路有大字灣、四大夫松等景觀。
4、虎口懸松:
即虎風口和懸根松,在步云路的石階風口處。登臨此處,疾風颼颼,松濤陣陣,猶如虎嘯龍吟,故得名虎風口。臨風屹立的一株參天古松,根莖盤露,緊抱巖石,虬枝迸發,即為懸根松。懸根松宛如恒宗使者,在此迎客送賓;又似天然涼亭,供人揩汗歇憩。尤其是它那不畏風霜,懸根挺立的倔強精神,更使人增添了登攀的勇氣。相傳松根外懸是張果老拴在樹上的神驢受驚而拔起的。
5、果老仙跡:
即果老嶺,位于懸根松北的登山途中,是上下恒宗的必經通道。石徑上陷有行行小圓坑,形似驢蹄印,據說是張果老在恒山修行時,倒騎仙驢上下山留下的仙跡。
6、危巖夕照
即夕陽嶺,位于果老嶺的東側,是一段插入云天的萬仞絕壁,面西峭立。抬頭仰望,但見危崖欲傾,古松摩云,險峰怪石,詭奇萬伏。每當夕陽下,“余輝返照千山色,滿峪參差入畫中”,更逢煙嵐細雨,“虛堂香霧霏霏續,石洞流云裊裊垂”。奇光異景,令人神往。
7、斷崖啼鳥
即姑嫂崖,當地又稱“舍身崖”,是位于夕陽嶺中段極陡峭的一段山崖,傳說因姑嫂投崖而得名。姑嫂投崖后,小姑化作百靈鳥,嫂子化作找姑鳥(當地因其叫聲酷似姑姑等,又稱該鳥為“姑姑等”),在舍身崖上綿綿雙飛。
8、幽窟飛石
即飛石窟,位于姑嫂崖北端,為一天然大石窟。據記載,4000多年前,舜帝北巡,至恒山腳下,忽有一石從恒山飛來,墜于帝前,帝遂起名為“安王石”。五年后,帝又北巡,至曲陽被大雪阻路,便望祀北岳,此靈石又東飛到曲陽。飛石窟內東巖龕下建有北岳寢宮和后土夫人廟,南巖龕內建有二層梳妝樓等,為北魏時期建筑。
9、龍泉甘苦
即苦甜井,位于白云堂東側,建有一小亭,名玄井亭,亭內南北并列雙井,名玄武井。一井水如甘露,清涼爽口;一井水味苦濕,人不能飲,當地人習慣稱作苦甜井。唐明皇曾親下詔書,賜匾“龍泉觀”。歷代游客到此紛紛品嘗龍泉圣水,恒山奇茶,以沾帶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