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使人肅然起敬,內心淡然澄明,自己仿佛是滄海一粟。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云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于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樂山大佛開鑿的發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茅于凌云山中。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云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風濤。于是,海通和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開鑿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