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年來,世界各地的高溫天氣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了。為了防御高溫帶來的危害,我國氣象部門制定了高溫預警信號。那么,大家知道高溫黃色預警是什么意思?高溫預警信號的定義分幾級?一起來看看。
高溫黃色預警是什么意思
高溫黃色預警
高溫黃色預警的意思是指過去48小時2個及以上省(區、市)大部地區持續出現最高氣溫達37℃及以上,預計未來48小時上述地區仍將持續出現37℃及以上高溫天氣。
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是氣象部門通過氣象監測在高溫到來之前做出的預警信號,提示百姓預防,盡量減少高溫帶來的不適,避免中暑等情況的發生,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是高溫預警信號中的第一級別。
高溫預警信號分三級
高溫預警信號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黃色: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
橙色: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紅色: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一)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標準:日最高氣溫將升至35℃以上。
防御指南:
1、外出時做好防暑防曬。
2、盡量縮短高溫時段的戶外露天作業時間。
3、用人單位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4、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預案,做好高溫應對工作。
(二)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標準:日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外出時做好防暑防曬;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
2、盡量縮短戶外露天作業時間。
3、用人單位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
4、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預案,做好高溫應對工作。
(三)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標準:日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防御指南:
1、外出時做好防暑防曬;盡量避免戶外活動。
2、停止除特殊行業外的戶外露天作業。
3、保持食品新鮮,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4、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預案,做好高溫應對、防火相關工作。
對人體的影響
在夏季悶熱的天氣里,還易出現熱傷風(夏季感冒)、腹瀉和皮膚過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溫環境下,人體代謝旺盛,能量消耗較大,而悶熱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此時再不加節制地使用空調或電扇來解暑,人體長時間處于過低溫度環境里,機體適應能力減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會乘虛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另外,高溫高濕環境,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極易腐敗變質,食用后會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痢疾、腹瀉等疾病的發生;再有人們從室外高溫環境中回到家中,習慣馬上打開空調或用電扇直吹,吃些冰鎮食品,這一冷一熱,立馬見效,馬上就開始腹瀉;悶熱天氣,人體排汗不暢,還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癥,特別是10歲以下的兒童,主要為丘疹樣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因是兒童對高溫高濕天氣的適應能力差,以及蚊蟲叮咬、花粉、粉塵過敏等引起的。另外,消化不良、食積、寄生蟲也可以致病。
高溫防范措施
1、白天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10-16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和勞動。
2、不宜在陽臺、樹下或露天睡覺,適當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3、室外勞動時應戴上草帽,穿淺色衣服,并且應備有飲用水和防暑藥品,如感到頭暈不舒服應立即停止勞動,到陰涼處休息。
4、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應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溫水洗澡。
5 、空調溫度應控制在26~28℃,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8℃。空調運作時,盡量避免送風口冷風直接吹著頭部或長時間對著身體某一部位吹。定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6 、避免皮膚被蚊蟲咬傷、開水燙傷等,預防因氣溫高、細菌繁殖加快而造成的感染。
7 、注意飲食衛生。要多飲水,每日補充2000毫升以上的水,以溫淡鹽開水或茶水為主,兼食瓜果和新鮮蔬菜。
8、要靜心度夏,遇事戒躁忌怒,安心調養,怡然自得。
9、要提高防范中風的意識。少食多餐,切忌過飽過膩,以防胃腸道消化食物時與大腦爭血,增加腦缺血性中風的機會。凡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者,應堅持服藥,一旦出現心慌氣短、頭昏眼花、手足不靈、走路不穩、精神萎靡等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