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人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總不能死的時候也愁眉苦臉的,所以有些地方人死了是放歡快的音樂來悼念。你知道東北喪葬習俗與習慣嗎?不妨城市文化里看看。
死者
按照年齡:少年一般不會操辦,中年人去世叫不足壽,不允許穿壽衣,老年人去世叫喜喪。
按照性別:男人去世會在靈棚里扎驢,現在都改成了馬。如果男子已婚且其妻子尚在,那么下葬那天妻子不允許去,且會被蒙著頭躺在炕上,腳上系紅繩,防止把她也帶走。女人去世扎紙牛,話說一般女人都比男人長壽,很少見女人走在男人前面的,除了疾病和意外。
停靈
時間:都停單數,三天七天五天等
方向:頭朝西,還有一條是頭不可以沖門,后者要比前者的作用大。
守靈:靈堂不可以斷人,以防回魂的時候沒有人找不到路。
戴孝
晚輩戴孝,直系晚輩要戴重孝,七天之內不允許洗頭、洗臉。非直系晚輩戴孝帶,胳膊圍一圈黑布,現在有用黑色帶有“孝”字的牌代替的。
下葬
不同地區風俗不同,一般是腳踏河,頭枕山。還有“頭朝東,三年不咬空”的說法。
喪葬費用
不管什么講究規矩,天大地大死者最大。有人說東北喪葬奢侈,但是有句話說“花多少錢能咋的,人沒了”就是講這個事的。但是觀察得出:大部分人家的喪葬支出都大致等于“帳桌子”上寫出的接到的“禮”錢。
人的死亡是一種風險,而這種“帳桌子”代表的是一種原始的保險制度,幫助正在遭受災難的家庭渡過難關,所以白喜事人可以不到但是錢必須到,不然就視為斷交,干系很大。喪葬的排場和一家人的經濟能力以及人緣有很大的關系。
棺材
講究的用七寸厚的,需要二三十個壯小伙子才能平穩的放入墓坑。
墓地
一般葬入祖墳,人沒三年之后才可以立碑。
風水
墓地周圍不能有坑,說道是有多大的坑就需要多少人命來填,所以你會看到絕大部分的墳地都是在平地。墓地栽楊樹,而不是松樹柏樹。
火葬
火葬我堅決反對,死后要尊重人的尸體,這是他留在世上最后的痕跡,你居然要一把火給燒了?土葬,要擺平民政機關的各方官員,不然就會被挖墳掘尸,在大庭廣眾之下倒上汽油焚燒。
回族人怎么能土葬?尊重少數民族習俗。漢族人也重來沒有火葬的習俗。
引魂雞
必須是紅公雞,這個紅公雞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紙扎的。
靈幡
長子、長孫手持靈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