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個國家對于夏天的定義是不同的,我國的夏季是從立夏節氣開始的,到立秋節氣結束;而西方人是普遍稱夏至時節至秋分時節為夏季。那么,大家知道夏天一般多少度?下面介紹下夏天降低室內溫度的妙招。
夏天一般多少度
夏天一般是30多度。氣候學意義上講:連續五天平均溫度超過22度算作夏季,直到五天平均溫度低于22度算作秋季。
總體來說,我國東南部季風區夏季高溫多雨,西南高海拔地區夏季涼爽降水少,西北地區夏季炎熱干燥。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季是許多農作物旺盛生長的最好季節,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給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條件。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表現為高溫潮濕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成長,在夏季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
夏季是一年的第二個季節,是四季之一。在大多數地區夏季是氣候炎熱、有可能缺水的季節,此外,由于夏季時北半球大部份學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當旺盛的旅游季節。
人體適宜溫度是多少
舒適溫度是指某一環境在給定人體活動量、衣著熱阻值及環境溫度的條件下滿足舒適要求的當量溫度。舒適溫度是人體感覺最舒適,人體表面熱負荷為零時根據范格熱方程計算出氣流精致的均勻空間溫度。舒適溫度值也可在設定人體活動量、衣著與環境蒸汽分壓力后用熱舒適儀直接顯示。
根據國內外的實驗,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是19—24℃,冬季是17—22℃。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恒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37℃時就感到酷熱,一般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上限是52℃。相反,當環境溫度低于舒適溫度下限時,人就感到涼、冷;若低于0℃,就感到嚴寒。對于一般從事室外活動衣著合適的人,能夠忍受的溫度下限約為零下34℃酷暑的標志:最高氣溫達到30℃,連續三天以上最高氣溫在28、9度,也會覺得酷熱難耐防暑降溫的標志。
夏天降低室內溫度的妙招
1、室內空氣流通要清掃整個房間,讓房間內的布置盡量整潔、明快,減少雜務的堆放,也幫助室內空間的流通。另外,室內外的通風也要注意時間段。
2、換上造型簡潔、色調偏冷的家具
繼而,家具擺設也是影響室溫的一個因素。布藝、皮質等家具在夏季會讓人覺得悶熱。要想讓家里更涼快,不妨多更換上造型簡潔、色調偏冷的鐵藝、藤制以及玻璃家具。
3、在家中擺放綠色植物
注重綠色植物和屋內水分的問題也很重要。在室內培植綠植,不僅讓人賞心悅目,還能調節室內空氣,同時,綠色有平定心緒的作用。炎炎夏季在家里多放置一些植物,有一定的降溫作用。
4、淺淡色彩造清涼
要讓居所看起來清爽涼快,可采用以白色為主調的布置。白色不但能增加空間感,還能營造明快寧靜的氣氛,讓人情緒穩定。另外,有意識地增添一點冷色,也能令人在視覺上覺得暢快。
中醫更多從陽氣的角度來闡述體溫
陽氣是人體抵御外邪的能力,陽氣足則人體各項功能狀態飽滿,陽氣虛則功能狀態低下。陽氣不足的人體溫會偏低一點,一般在35.5~36℃之間。
36℃是健康警戒線
一天中,體溫最低的凌晨時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癥患者的早醒,也容易發生在這個時段。下午體溫較高,也是身心狀況最佳的時候,以下幾種體溫奧秘與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強
正常的體溫意味著基礎代謝率正常,血液中充滿新鮮氧氣和養分,能提升白細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細菌的入侵,增強免疫力。有資料顯示,體溫下降1℃,基礎代謝下降12%左右,免疫力會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體出現危險信號
體溫低于36℃時,身體就會顫抖以產生熱能,且伴隨黑眼圈,鼻頭、面色、手掌發紅,嘴唇發紫等癥狀?,F代女性中,由于壓力增加、不愛鍛煉、睡眠飲食不規律等因素,畏寒癥患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