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仡佬族文化中展示著豐富多彩的民間生活畫卷,古色古香,淳樸自然的民間生活令人神往不已。在仡佬族的民間有著很多的特色習俗,也流傳著許多民間故事。這些故事從仡佬族先民時代口耳相傳至今,意義非凡。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仡佬族的民間故事有哪一些吧。
金角老龍王救始祖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仡佬族的始祖先民,居住在山林里,在大樹上搭窩棲息,以獵狩小型動物為生。一日,先民們在山林里尋找獵物的時候,與一群猛虎不期而遇,短暫的相峙之后,先民們開始逃跑。他們逃到了山的最高處,虎群也追到了最高處,他們爬上了最高的樹,虎群就在樹下停了下來,圍著大樹,不住地咆哮,仿佛打定主意,非以先民們為食不可。三天三夜過去了,虎群仍舊圍困著先民們,眼看樹上的人們就要堅持不住了。
這時,天空中飄來一朵彩云,東海的金角老龍王站在云端,他是受天庭調派,在此方布云行雨的。他搭手一看,便發現了相峙的人和虎。他想,地界上人本來就少,讓他們成了虎的食物,豈不可憐,讓我救他們一救。于是,龍王傾東海之水,傾瀉而下,漸漸的,水漫上了山頂,淹沒了虎群。
先民們得救了,他們十分感謝金角老龍王的救命之恩,同時,他們對洪水也產生了敬畏之情,給后人們留下了描述這次洪水的八字真言:“洪水朝天,淹(讀an)死老鷹”。后來,仡佬人為感族龍王的救命之恩,把他們奔走山林間,腳上必須穿著的鞋叫做“八塊金龍”。
八塊是鞋由八塊獸皮縫制而成,金龍是指金角老龍王,意在祈望仡佬人穿上“八塊金龍”走在山野間,有金角老龍王的眷顧,能夠平安順利。為了感謝他們的大樹,自此以后,他們每年都要祭樹,把山林中的大樹作為神靈來供奉,讓有靈的大樹永佑仡佬人的平安。
田母的傳說
仡佬人在山林中生活,許多許多年后,人不斷地增多,而山林里的野獸越來越少,有時,獵物甚至不能夠填飽肚子,人們開始焦急起來,為尋找新的食物,狡盡了腦汁。恰在這時,天空烏云密布,并很快下起了大雨,他們居住的山腳下的河水開始上漲。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河水漲到了山腰,這時,先民們看見,一只狗在水面上掙扎,試圖爬上岸來,于是,先民們救起了這只狗。
狗上岸后,跑到先民們的頭領面前,抖落了它背上沒被水打濕的地方粘帶著的谷子、小米和包谷。頭領撿起一顆包谷放進嘴里,頓覺清香甘甜,于是,他明白過來,這是族人們的新的食物來源,他把剩下的種子仔細收藏起來,并帶領族人們開墾土地。
他們專找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的地方開墾,把種子精心地種下去。當然,他們的勞動換來了收獲。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的,平地便都被仡佬人開墾完了。由于有了新的食物來源,仡佬人很快繁盛起來,正當族人們為部族的繁盛而高興的時候,突然,有一年,那些平坦的土地上,種下去的種子長出的禾苗枯黃矮小,也沒怎么結糧食,一時間,老弱病殘全部餓死了,身強力壯的,靠挖野草艱難度日。
為了能夠繼續生存,頭領帶著族人,求遍了山神、樹神、土地神,祈望來年能夠有一個豐收年景。但第二年,種的莊稼照樣沒有收成。饑餓使族人們越來越少,頭領沒有辦法,他坐在一塊大田里,放聲大哭,這時,一個白須白眉的老人飄然而至,詢問頭領為什么哭泣。
頭領說:“種下去的莊稼沒收成,眼見族人們餓死,能不哭嗎?!崩先苏f:“這也怪你們,有兒子不照顧母親的道理嗎?!鳖^領說:“我們沒有呀,我們的部族歷來敬奉長輩,決不會有不孝之人,得罪神靈,遭此報應。”老人說:“田土也是你們的母親呢”說完,飄然而去。頭領明白了老人的意思,帶領族人,開渠引水,翻土施肥,于是,莊稼又有了好收成。原來,那老人乃地神的化身。
再后來,仡佬人不僅敬奉田土如老母,而且,每年的播種季節,還要用田里出產的糧食做成糕點,撒在田里,燒香點燭,磕頭拜祭,名曰:祭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