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是我國南方的一個港口城市,它的海洋資源豐富,海岸線長,島嶼眾多,有著“百島之市”的美譽。古往今來,在珠海市的歷史中也涌現出不少聞名中外的英才,他們都有誰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珠海文化,去細數珠海的那些歷史名人吧。
唐紹儀
唐紹儀(1862~1938)國民黨政府官員,字少川。生于廣東香山(今中山市)。1874年被清政府選派到美國留學。1885年到天津稅務衙門任職。隨后被派往朝鮮辦理稅務,成為清政府駐朝鮮大臣袁世凱的書記官和得力助手。1904年以清政府議藏約全權大臣身分,先后兩次與英國辦理交涉,簽訂《續訂藏印條約》,使英國確認中國對西藏地方的領土主權。
武昌起義后,充當袁世凱內閣全權代表,于1911年底開始與民軍全權代表伍廷芳舉行議和談判,達成在湖北、陜西、安徽、江蘇、奉天等地的停戰協定。后繼續與伍廷芳秘密磋商關于清帝退位的優待辦法,以及孫中山的辭職和由袁世凱繼任的各項問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后,經孫中山同意,他加入了同盟會。1912年3月到南京組織新內閣,4月遷往北京。唐力圖推行責任內閣制,同袁世凱的意圖不能相容,被迫棄職離京。
1917年參加廣州護法軍政府,任財政總長,后為七總裁之一。曾參與與北京政府代表舉行的議和談判。1920年后退居家鄉。1931年5月任廣州國民政府常務委員。九一八事變后,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1932年任西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等。日本侵占上海、南京后,策動其出任偽政權首腦,未成事實。
容閎,字達萌,號純甫,是中國近代化的先驅和開拓者。他經歷了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戍維新和辛亥革命,以教育救國、實業救國、政治救國為己任,謀求中國社會的革新。其中以開創留學教育之先河為最突出的貢獻。
容閎,1828年11月生于香山縣南屏鄉(今屬珠海市南屏鎮)一個貧苦家庭,幼入澳門西塾讀書,14歲入讀澳門瑪禮遜校,后隨校遷香港就讀。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該校校長布朗帶往美國馬薩諸塞州孟松學校;1850年考入耶魯大學,1854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成為該校有史以來,同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畢業于美國高等學府的中國留學生。
徐潤
徐潤(1838~1911)又名以璋,字潤立,號雨之,別號愚齋。拱北北嶺村人。其父曾任清廷官吏,叔伯均為洋行買辦。清咸豐二年(1852)到上海寶順洋行當學徒,漸升至邦理帳務、主帳、副買辦。稍有積蓄后,兼與人合開錢莊、茶號,獲利頗豐。
清同治七年,徐離開寶順洋行,自立寶源祥茶棧,不斷擴大業務,在江西、湖北、湖南新設茶號。熱衷于地產、股票、典當、錢莊的投資,購地三千余畝,營造大批房屋,價值220余萬兩銀子。擔任上海茶葉公所、絲業公所、洋藥局、仁濟醫院、格致書院董事。
清同治十二年(1873),徐潤被李鴻章委派為上海輪船招商局會辦。清光緒八年(1882),徐潤創辦同文書局,是我國近代最早的民營機器印刷廠,先后印出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全唐詩文、康熙字典、佩文韻府及圖書集成等,對發掘、保存祖國的文化遺產作出寶貴的貢獻。
一系列投資成功之后,徐潤成為上海著名的富豪。清光緒九年(1883)后,中法戰爭影響其經營地產失敗,幾瀕破產;又因挪用招商款經營私業事被披露而遭革職,遭到政治、經濟上雙重打擊。至清光緒十六年(1890)還清招商局欠款后,復由李鴻章奏準清廷予以任用。
晚年,徐潤受清廷委派致力于礦業開發,先后辦理過香山天華銀礦、開平林西礦,熱河承平銀礦,建平、永平等金礦。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袁世凱上臺后一度出任輪船招商局會辦、代總辦。其私人經營的物業著名的有景綸衫襪廠。徐潤對社會公益事業也頗為熱心,對家鄉亦多有善舉。
清光緒三十四年,徐潤以71歲高齡退出政界、商界后,就其一生所為,寫成<徐愚齋自敘年譜)與<上海雜記)二書,這是研究近代經濟史與上海史的珍貴資料。清宣統三年(1911)3月逝于上海。
楊匏安
楊匏安(1891~1931),出生于1896年,廣東珠海南屏北山村人。他是我國華南地區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又是黨早期杰出的理論家,曾留學日本?!拔逅摹边\動時,他把馬克思主義介紹到華南地區,促進了當地的新文化運動。
大革命時期,他主持國民黨改組的具體工作,為第一次國共合作、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做出了貢獻。1921年加入黨。1925年參加領導省港大罷工。1927年出席“八·七”會議,后到南洋等地開展革命活動。1930年8月不幸被捕犧牲。著有《揚匏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