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風俗九不同”,特別是喪葬文化,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而西安的喪葬習俗更是講究,那么你有了解西安的喪葬習俗么?了解西安喪葬習俗的具體內涵嗎?本期西安文化就帶你來了解一下西安的喪葬文化。
當地風俗,凡人去世后要過七期,每期七天,據說是為死者超度的。
喪葬禮儀習俗-燒七
從死者卒日算起,喪家每隔七天就要舉行一次燒紙祭奠,共有7次,俗謂“燒七”。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較重要,親朋也要送來些紙、燭。此中還有一個“回煞”(又名“回殃”)儀式。舊俗以為人死后其魂魄猶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陰魂要回家一次,具有時間由道士推算。屆時,喪家把香燭酒食擺好,在地上鋪一層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檢驗死者回來的足跡。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貼紙錢一張,立在門口臺階上或插于死者落氣之屋的房檐下,據說陰魂見此就會進屋。用土罐裝一煮熟了的雞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賄賂殃神(俗稱雞腳神),讓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會兒。這時,一家老少躲得遠遠的,待規定的時間過去之后,先將一串爆竹丟進屋內,爆完才可以進家。滿百日和周年時,還要燒紙祭奠。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時,再給死者做一次道場。
陜西燒七、百日祭、周年祭
死者葬后,孝子在家設靈位,守孝三年,按陰陽先生寫出的“期單”進行祭祀活動。“期單”貼在靈堂前,喪家必須照單行事,不得稍有疏忽?!捌趩巍鄙弦獙懨鳌盁摺?、“回殃”、“百期”等日子。
“燒七”就是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計49天。民間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周年。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死者從去世之后,在49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在燒七時,喪家要在大門口掛白紙燈籠,表示家有重孝。頭七在家設靈牌,焚香明燭,供獻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墳地化紙錢。
一般以一、三、五等單七祭札較隆重,親友皆至,孝子要哭靈;二、四、六等雙七,親友不來。孝子只燒紙、不哭靈,稱為“空七”。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這兩個“七”日,親友都要到墳上燒紙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場?!澳┢摺庇址Q“盡七”,喪家大都要誦經禮懺,親友也要送冥幣、香、紙、大蠟、金銀斗等祭奠。“燒七”若與夏歷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謂之“沖七”或“犯七”,認為亡魂“逢七有災,沖七有難”。
您也許還喜歡:
古老傳統的貴州喪葬習俗
云南喪葬習俗,你了解多少?
哈爾濱為什么叫東方小巴黎呢?
具有潑辣詼諧特色的長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