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為什么叫陜西
陜西為什么叫陜西
陜西這個名稱始于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陜原”(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境內)為界。陜原以東曰“陜東”,由周公管轄。陜原以西曰“陜西”,由召公管轄。陜西因此得名。唐安史之亂后設陜西節度使,陜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初設陜西路,為陜西得名的開始。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設陜西行省,并將今陜西南部地區并入管轄。明置陜西省,后改陜西布政使司。清改陜西省,省名至今未變。陜西,簡稱“陜”或“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區,陜西界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陜西省總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
導讀陜西這個名稱始于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陜原”(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境內)為界。陜原以東曰“陜東”,由周公管轄。陜原以西曰“陜西”,由召公管轄。陜西因此得名。唐安史之亂后設陜西節度使,陜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初設陜西路,為陜西得名的開始。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設陜西行省,并將今陜西南部地區并入管轄。明置陜西省,后改陜西布政使司。清改陜西省,省名至今未變。陜西,簡稱“陜”或“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區,陜西界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陜西省總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

陜西這個名稱始于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陜原”(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境內)為界。陜原以東曰“陜東”,由周公管轄;陜原以西曰“陜西”,由召公管轄。陜西因此得名。唐安史之亂后設陜西節度使,陜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初設陜西路,為陜西得名的開始。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設陜西行省,并將今陜西南部地區并入管轄;明置陜西省,后改陜西布政使司;清改陜西省,省名至今未變。陜西,簡稱“陜”或“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區,陜西界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陜西省總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
陜西為什么叫陜西
陜西這個名稱始于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陜原”(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境內)為界。陜原以東曰“陜東”,由周公管轄。陜原以西曰“陜西”,由召公管轄。陜西因此得名。唐安史之亂后設陜西節度使,陜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初設陜西路,為陜西得名的開始。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設陜西行省,并將今陜西南部地區并入管轄。明置陜西省,后改陜西布政使司。清改陜西省,省名至今未變。陜西,簡稱“陜”或“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區,陜西界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陜西省總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