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這一天,幾乎全球各地晝夜平分。2022年的春分是在公歷2022年3月20日,農歷二月十八,星期日。民諺有“春分春分,百草返青”。春分,最是一年好時節。你知道在春分節氣這一天應該干什么、吃什么嗎?
春分要吃什么?
1、春菜
春天是草長鶯飛的時節,小樹也慢慢發了芽,春季有很多應季的蔬菜,只能在剛發芽的時候食用,被叫做“春菜”或者“芽菜”。
逢春分那天,人們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币荒曜源?,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2、驢打滾
春分的春味道是少不了老北京小吃驢打滾。剛出爐的復古驢打滾上沒有豆面,需要裹上一層紅糖,再沾上炒好的豆面,喜歡甜食的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或多或少再沾些紅糖,口味全程自己把握。
據了解,春分講究吃驢打滾,是因為這道小吃猶如驢兒在春季撒歡兒打滾,生機盎然,有祈福健康的寓意。
3、湯圓
春分這天,一些地方的人喜歡吃湯圓,每家每戶都會煮十多個或二三十個不包心的湯圓,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這么做的原因是為了避免雀鳥和烏鴉在春天破壞莊稼,所以要用這種糯米團子來粘住它們的嘴。這一方面也是表達了一種美好的愿望,祈求莊稼平安豐收。
4、太陽糕
“太陽糕,步步高”。春分食用太陽糕也是老北京的春分習俗,春分這天要祭拜太陽神,“請”吃太陽糕。太陽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貢品,也是節令食品,寓意“太陽高”。
這種“太陽糕”以糯米制皮,內包棗泥餡,餡中還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寓祈新年五谷豐登。春分節氣氣候溫和,陽光明媚,應適當進食糯米、紅棗等來調節身體機能的平衡,適應節氣變化。
5、蘿卜
揚州人還有春分吃蘿卜或蘿卜絲餡的包子、春卷的風俗。這時吃蘿卜不但能上下通氣,還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
春分要做什么?
1、豎蛋
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意思是到了春分這一天,大家都會將雞蛋給豎起來,失敗的很多,成功的也很多,在民間流傳:上頭光,下頭圓,頂天立地保平安。
2、放風箏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放風箏是很古老的春季娛樂活動。到了春分,氣溫上升,微風飄蕩,帶上家人和孩子,邊沐浴著春光、邊奔跑在麥田里、草地上,放飛風箏,與生機勃勃的仲春時節相得益彰,既鍛煉身體、活動筋骨,也更加增進了家人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3、早睡早起
俗語說“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人很容易出現“春困”,因此我們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較高的睡眠質量。所以要早睡早起,不熬夜不懶床,早晨早起可以適當地做一些運動,這樣才能使白天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從而緩解春困。
4、養護肝臟
春季與五臟的肝相應,所以,春分養生重在護肝,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才能保持精神樂觀,心情舒暢。酸甘之味能入肝且滋補肝腎,就像枸杞、花生、大棗、核桃、女貞子之類,是適合這個時候適當進食的。
春分時節,可以適當喝點菊花茶、薄荷水之類,起到滋補肝陰、柔肝養血的作用,同時還能疏風清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