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般在春天、夏天與秋天這三個季節會有下冰雹這種現象,但有時候在臘月也會發生打雷下冰雹的現象。有些朋友想來了解一下,臘月打雷下冰雹是什么征兆?臘月打雷下冰雹有什么預兆?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趕快跟著小編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臘月打雷下冰雹是什么征兆
沒有什么征兆,這是天氣的自然現象。其它說法并無科學依據。
從科學角度而言,雷電是雷雨云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兩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冬天,由于空氣寒冷干燥,加之太陽輻射較弱,空氣中不易形成對流,因而很少有雷電。但有時冬季氣溫偏高,暖濕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回暖濕空氣被迫抬升,對流加劇,就形成了雷雨云,產生了雷電,并出現雨雪天氣,對流特別強盛,還可形成冰雹 答,這就會產生所謂“冬打雷”的天氣現象。
通常什么季節下冰雹
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下冰雹,4~7月是下冰雹占總量的70%,其中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在這段時期,暖空氣活躍,冷空氣活動頻繁,冰雹容易產生。
從每天出現的時間看,在下午到傍晚為最多,因為這段時間的對流作用最強。降雹的持續時間都不長,一般僅幾分鐘,也有持續十幾分鐘的。
冰雹主要發生在中緯度大陸地區,通常北方多于南方,山區多于平原,內陸多于沿海。這種分布特征和大規模冷空氣活動及地形有關。我國雹災嚴重的區域有甘肅南部、隴東地區、陰山山脈、太行山區和川滇兩省的西部地區。
冰雹一次狂風暴雨或降雹時間一般只有2~10分鐘,少數在30分鐘以上。每次冰雹的影響范圍一般寬約幾十米到數千米,長約數百米到十多千米。
冰雹介紹
冰雹和雨雪是一樣的,都是從云里掉下來的,只不過下冰雹的云是一種發展十分強盛的積雨云,而且只有發展特別旺盛的積雨云才可能降冰雹。通常在春夏之交,由于冷暖氣流交匯明顯,天氣系統穩定性差,才比較容易出現龍卷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此外,夏天溫度高,空氣濕度較大,有利于大氣中能量的積蓄,一旦遇到觸發機制,容易引發強對流天氣,那時冰雹天氣也會登場。
冰雹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般冰雹降落的同時,往往還有 “雷暴”天氣與之相伴。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降落的直徑達5毫米以上的固態降水物,有球狀、錐狀、和不規則形狀等。冰雹云個體高大,很像聳立的高山。
冰雹云是雷雨云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它的云層一般很厚,云中對流很強,云頂高度可達10000米以上的高空,溫度一般低至零下30-40℃。云體的下部是暖云,距地面1000米左右,溫度較高,多為水滴;云體的中、上部是冷云,主要由冰晶、小雪花和過冷水滴混合組成。
冰雹云中上升氣流很強,它將云下部不斷增長的水滴送到云的中部成為過冷水滴。云中的下沉氣流可將上部的冰晶、雪花帶到中部,過冷水滴與冰晶或與雪花碰撞在一起,逐漸增長而形成霰或自然凍結成凍滴。凍滴和霰就是冰雹的核心。
由于云中含水量較為豐富,上升和下沉氣流在云中不斷地起伏運動,大量的過冷水在凍滴上或霰上凍結或凝華,冰雹核就形成了。
冰雹核在云中0℃層隨上升和下沉氣流不斷升降、運動和增大,就像“滾雪球”越來越大,當上升氣流再也托不住不斷增大的冰雹時,便降落到地面,成為我們所看到的冰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