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的習俗是什么 五四青年節有什么風俗
為了使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按照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但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放假適用人群的年齡上限。20xx年4月,經國務院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此次進一步明確年齡上限后,將有3億多年齡在14至28周歲之間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節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會對青年的關愛。
規定:遇公休日不另補半日假根據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由于青年節和3月8日婦女節等節日性質相同,都屬于針對部分群體的節日,因此,如果當年5月4日趕上周六、周日的公休日,將不另補假期。團中央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午還是下午放假并未作硬性規定,由各單位視情況而定。
青年節上班不享受加班費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和原勞動保障部《關于部分公民放假有關工資問題的函》規定,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都屬于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屬于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按規定用人單位無須支付加班費。只有在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勞動者加班才享受加班費待遇。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它的勝利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愛國、民主、科學精神,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采的紀念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愿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青年節的來歷簡介
1919年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公然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因此北京的青年學生開始抗議,并且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感染了全國人民,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此后,5月4日便成為了我國的青年節。青年節主要是為了紀念北京青年學生所做出的愛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