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吃什么養生驅寒
伏天可以適當的吃一些性質溫和或者平和的食物來達到一個養生驅寒的作用,例如:姜棗茶、羊肉湯、紅豆湯等,三伏天的時候溫度較高,室內常常會開著空調,一些體質偏寒的人群,會在三伏天里體質越來越寒,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可以在三伏天的時候適量的食用這些性質偏溫熱的食物,以此來達到溫補養生的功效。
驅寒食譜推薦:
板栗羊脊骨湯
食材:板栗12顆、羊脊骨、肉蓯蓉12克、草果3克、黃酒500毫升、蔥白5根、生姜3片、鹽。
做法:除鹽之外,將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罐中,大火燒開,撇去泡沫和浮油,改小火燉4個小時,最后放適量鹽即可,空腹食用。
適應癥:下元久虛,腰酸腿軟,腰膝冷痛,筋骨無力。
羊肉附片湯
食材:羊肉200克、附片30克、蔥50克、生姜50克、胡椒粉6克、鹽。
做法:將附片放入布袋;羊肉洗凈放入沸水鍋內,加入蔥、姜,燒至其呈紅色撈出,切成小塊,放入清水中漂去血水,蔥捆成團待用;砂鍋中放入清水、蔥、姜、胡椒粉、羊肉和藥袋,大火煮沸30分鐘后,改用小火燉2-3小時,待羊肉酥爛放適量
鹽即可,去渣吃肉喝湯。
適應癥:白帶清稀、宮冷不孕、遺精陰痿、體弱面黃、四肢厥冷、小腹冷痛。
紅糖姜湯
做法:用紅糖50克,姜切片與紅糖一起熬煮,15——20分鐘即可。
功效:紅糖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湯里,可改善體表循環,治療傷風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
綠茶姜湯
綠茶姜湯做法十分簡單,取綠茶和姜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鮮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特別適宜在盛暑與秋熱交替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鹽醋姜湯
做法: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趁熱敷于痛處。盛夏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容易復發肩周炎。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姜湯,先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熱姜湯敷于四肢酸痛處。
在三伏天該怎么避免身體受寒氣入侵?
第一、 避免頸椎腰椎受寒
在炎熱的天氣里,有的人喜歡對著空調或者風扇來吹。希望能夠涼快些。其實這樣容易會讓頸椎和腰椎受寒,導致腰酸背痛情況,頸部肌肉持續痙攣等不良情況。加上冷熱交替容易會感冒??人粤鞅翘?,大腦昏昏沉沉超級難受。建議平時盡量少得在空調房里面,室內得注意通風透氣,開空調的話溫度盡量控制25攝氏度左右。
第二、 少碰生冷食物
腸胃的健康對免疫力功能有直接影響。所以在夏季要注意少吃冰淇淋,冷飲,涼拌菜等。以免腸胃受寒。導致腹痛,腹瀉等不良情況。建議平時適當吃些紅棗,蓮子,銀耳,桂圓等補陽氣的食物。晚上睡覺蓋好被子,以免肚臍和腳受寒。
第三、 講究衛生
在夏季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平時要搞好衛生。減少一些灰塵堆積,垃圾要及時清理掉。衣物和床上用品要定期清理。以免過多堆積螨蟲。還有水果,蔬菜等要洗干凈,碗筷等餐具有條件記得要定期消毒。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第四、 科學鍛煉
都說生命在于運動,平時記得要抽點時間來鍛煉身體,像慢跑,瑜伽,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活動關節,提高身體免疫力。顯得比同齡人要年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