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人民經歷了千百年與風雪嚴寒的搏斗,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創造出許多記敘數九期間寒暖變化規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謠:
未從數九先數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顧祿《清嘉錄》上記載有一首“數九歌”,十分風趣地描寫了古代人們過冬的情形:
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手都因怕冷而縮在面袍里);三九二十七,籬頭吹 篥(寒風刮在籬笆頭上,像吹 篥一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窩里像睡在野地里一樣);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不要舞,不要舞,還有春寒四十五(窮人衣薄,起舞取暖);六九五十四,蒼蠅垛屋 (透露出一點暖意了);七九六十三,布袖兩肩攤(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貓狗躺涼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剛要伸腳眠,蚊蟲跳蚤出。
在古代社會里,窮人過冬尤其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