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年是干支歷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年,在電視劇或者各種書籍中經常聽古人說癸亥年,那么癸亥年是哪一年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下癸亥年是哪一年以及癸亥年相關知識吧。
癸亥年有:3年、63年、123年、183年、243年、303年、363年、423年、483年、543年、603年、663年、723年、783年、843年、903年、963年、1023年、1083年、1143年、1203年、1263年、1323年、1383年、1443年、1503年、1563年、1623年、1683年、1743年、1803年、1863年、1923年、1983年、2043年、2103年、2163年、2223年、2283年、2343年、2403年、2463年、2523年、2583年、2643年、2703年、2763年、2823年、2883年、2943年
癸亥年的來源
我國古人用這六十對干支來表示年、月、日、時的序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這就是干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起算自二十四節氣之立春,而干支紀年又是干支歷的紀年方法。歷代官方歷書(即黃歷)皆如此。民國后,皇帝年號被棄用,農歷只能借用干支來紀年,其一年的范圍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內,此點并無爭議。而農歷和干支歷是兩種不同的歷法,兩者在年份起點、月份劃分規則、每年天數等皆不同。由于民國后使用了公歷,不少民眾在歷法知識上的欠缺,所以常把干支歷和農歷混淆。
中國傳統社會采用干支紀年,至今仍在中國的廣大農村使用,因為它適合于季節性很強的農耕生產。這種與月亮的圓缺相關的歷法又稱“陰歷”(因為古代中國人把月亮稱為“太陰星”)。干支紀年是采用“天干”、“地支”相配;“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拿十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循環相配,再拿十天干中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中的丑、卯、巳、未、酉、亥循環相配,便得六十種組合:甲子、乙丑……,稱為六十甲子。而十二地支又分別和十二種動物組合起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每年以一種組合為該年的“生肖”,該年出生的人均以此“生肖”作為自己的“屬相”;每十二年循環一次。癸亥年便是豬年,這年出生的人屬豬。癸在五行中屬水,所以這一年出生的人陰氣重。
癸亥年的算法
中國歷史悠久的干支歷里,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60年稱“癸亥年”。以下各個公元年份,年份數除以60余3,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0,除以12的余數是0,自當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歲次內均為“癸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