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元節與中元節相似的一點是也有祭祀祖先亡靈的習俗。那么下元節是什么節日有什么風俗?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下元節是什么節日?古人對于節日的規劃,格外偏愛初一、十五,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這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三大節日,這三個節日衍生自道教三官,分別是天官、地官和水官,而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分別是這三官的誕生日,下元節是水官的誕辰,在下元節祭祀水官,具有消災解厄的寓意。
下元節有哪些習俗?下元節道觀做道場,民間祭祀亡靈。
下元節主要有三個習俗:1、祭祀祖先:下元節與中元節相似的一點是也有祭祀祖先亡靈的習俗。祭祀的形式可能與各地風俗有別,但大部分都是在下元節月亮出來的時候,把家譜、祖先像、祖先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廳,然后安放供桌,擺好香爐、貢品,開始祭祀祖先,亡靈,祈求祖先保佑。
2、祈愿神靈:下元節是道教中水官大帝的生日,在鄉村會有祭祀活動,祭祀水神,有消災解厄、祈求豐收的美好寓意。例如有的地方會在田頭祭祀,是為了祈求在枯燥的冬天莊稼地潤澤,農作物可以安全過冬。
3、修齋設醮[jiào]:下元節道觀中也會舉行相關的修齋儀式。下元日也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之日,信奉道教的信徒,可以根據各地的情況,前往觀看相關文化活動。
3下元節吃哪些食物好 1、米果:米果也是客家的傳統食物之一,也是下元節的傳統美食,因為下元節也是五谷主的生辰,所以就做米果來祭祀五谷主。
2、芋子包:芋子包是客家地區的傳統小吃,是以馬鈴薯和芋子為主要食材制成的,在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客家地區常常做芋子包吃。
3、還可以可以蒸些麻腐包子一家人共同食用,據說麻腐包子是為了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麻腐包子的樣子就像送寒衣的包袱。
4、糍粑:糍粑軟糯細膩,米香沁甜,是閩南客家地區的傳統食物之一,在閩南地區下元節又叫“完冬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