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的傳統節日當中都有代表性的食物,比如在端午節吃粽子,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那么在元宵節吃湯圓是為了紀念誰呢?不同的日子吉兇也是不一樣的,而提前預示日子的吉兇,也是可以很好避免不好的日子。小編給大家預測了2022年正月每一天的吉兇,大家快來關注吧。
元宵節吃湯圓是為了紀念誰?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在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漢惠帝病死后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后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吃湯圓的寓意是什么?
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表達的是人們喜愛闔家團圓的美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湯圓,別稱湯團、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品,湯煮、油炸、蒸食均可,有團圓美滿之意。一般來說,南方在冬至、春節和元宵節都吃湯圓,而北方多習慣在元宵節這一天食用。冬至吃湯圓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一般在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會早早起來制作湯圓,他們有時會應小孩子的要求將湯圓捏成一些小動物的形狀,之后敬天祭祖,然后全家人在一起把湯圓吃掉,寓意將福氣吃到肚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