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介紹
掃墓,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按照習俗,一般在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然后叩頭行禮祭拜。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祖先,對祖先的崇拜、返本歸宗的意識特別濃厚,在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特殊緬懷方式。
正月初一可以上墳嗎
如果當地有這樣的習俗,就是可以的,例如集中于四川、貴州和云南等地,就有大年初一給祖先上墳的。不過跟清明節祭祖是有差異的,更確切一點的說法是“請祖先一起過年”。有些地方流程還保存得比較完整,在大年三十下午,就要帶上香燭供品到祖先墳前,恭請歷代祖宗回家過年。然后,正月初一又要帶上供品錢紙,將祖先送回墳地祭拜告別。寓意是在一年一度最喜慶的節日,不忘祖先之恩,共度佳節,如果嚴謹一點來說,這一行為是稱為“拜祖先”。
掃墓要注意什么
掃墓盡量帶齊所需的東西
掃墓前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該帶的一定都帶齊了。免得到地方了才發現東西沒帶齊,這對先人還是有些不尊重,給下一輩也沒有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
帶去的紙錢、“包袱”等一定要燃燒干凈人再離開
每年掃墓因為這個焚燒紙錢、“包袱”引起的火災時有發生。為了避免這種不好的后果出現,一定要等到完全焚燒干凈了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