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一般都是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的時候。小年是最靠近春節的一個節日。小年有祭灶的習俗,所以我們一般把小年也成為祭灶節。祭灶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許多習俗和講究。
小年就是祭灶節嗎
小年是農歷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因為有祭灶的風俗,所以也被稱為祭灶節。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源于古人拜火習俗?!夺屆罚骸霸?。造也,創食物也?!痹钌竦穆氊熅褪菆陶圃罨?,管理飲食,這對于靠天吃飯的古人來說,具有關乎生死幸福的意義。除夕之前的小年,往往被視作忙年的開始,準備年貨、打掃衛生、整理家務、祭拜祖先,干凈團圓、過個好年,寄托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期盼。祭灶的由來已久,是一項在我國影響與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
祭灶的民間傳說
關于祭灶的民間傳說,跟中國神話中的灶王爺有關。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這個傳說故事至今還流傳著,體現了我國人民樸實美好的愿望。
小年和祭灶節的習俗
祭灶節風俗主要都圍繞著祭拜為主,有:祭灶王、掃塵土、剪窗花、貼春聯、當洗浴、宜婚嫁等。小年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吃灶糖等。它也意味著人們要開始準備年貨,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小年代表著新年的開始,所以要準備過年前的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