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很多傳統節日,都有一些傳統的食俗,比如在端午節的時候吃粽子,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在冬至的時候吃餃子等等,習俗各個地方都有些差異,不過吃餃子的習俗倒是挺廣泛,小年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過小年的時候,也有的地區要吃餃子,而南方人小年除了餃子,還有很多傳統美食。
小年為什么要吃餃子
小年那天也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傳說灶王爺在人間待了一年以后回到天上喜歡打人的小報告,所以那天要祭灶王用灶糖封住他的嘴,并全家在一起吃喜慶團員餃子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餃子的由來
餃子古代叫“嬌耳”,民間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東漢末年,災害嚴重,很多人患病,很多人患爛耳朵病。名醫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看見瘟疫流行,于是他在冬至那天,找一塊空地,搭起醫棚,架起大鍋,給人們舍藥治病,救活了很多窮人。
小年習俗除了吃餃子還有什么
1、糖瓜
把灶糖抽為長條形即為“關東糖”,制成扁圓形就叫“糖瓜”。冬天,糖瓜凍得堅實且里邊有些小氣泡,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
2、關東糖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
3、火燒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