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浙江等地,冬至前后會組織家人一起上墳掃墓,冬至日祭祀祖先也是全國比較普遍的一個習俗,又稱冬祭,儀式非常隆重。
浙江紹興、新昌等縣,多在冬至日祭掃祖墓,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內蒙古也將冬至日稱為“鬼節”,攜帶香紙上墳祭奠。在江西和湖南常寧等地,也于冬至上墳,禮同清明。
在山東臨沂,人們認為冬至是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戶戶剪紙衣,焚于墓前,添土培墳。在廣東沿海地區,如饒平海山一帶,當地漁民要趕在清展出海捕魚之前祭祖,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平安。而在廣東惠安,冬至日除祭祖外,還有一些同清明節一樣的習俗。
冬至掃墓需要注意什么一、孕婦避免掃墓
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
冬至掃墓的目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樂。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否則引來了不好氣場,就有陰陽失衡的可能,會損害個人的運勢。
三、忌穿大紅大紫
冬至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在佩戴或是內衣上不經意使用了紅色。當然本命年是例外,內衣可穿紅色。
四、外人不要參與他人的掃墓
冬至祭祖是家族性的行為,作為外人的身份去參與掃墓是比較忌諱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畢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氣運也不同,可能會造成氣場的紊亂,導致不協調而走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