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冬季是斂藏的季節,適當進補可以很好的調理身體,增強體質。但是如果不分體質,大量進食肉類食物,就可能導致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反而是好心做了壞事。那么,進補“補”出消化不良、胃部不適怎么辦?試試9種消滯通腸食物吧。
1、山楂
山楂具有助消化的作用,這是眾所周知的。這是因為山楂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如山楂酸、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等,可以促進消化酶分泌,起到開胃助消化的作用。此外,山楂中含有的解脂酶可促進脂肪分解,而山楂酸等酸性物質則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
我國民間有冬季進補的食俗,吃多了免不了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如果這時適當吃點山楂,可以促進食物中蛋白質、脂類的消化,有利于消除積食,幫助消化。
2、白蘿卜
白蘿卜中含有的芥子油、粗纖維能夠促進胃腸蠕動,提高系統消化功能,其所含的淀粉酶則能幫助食物消化,有利于預防積食腹脹、胃納欠佳等癥狀。對于長時間便秘,消化不良的人來說,經常吃白蘿卜便可得到緩解。
3、玉米
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它的纖維含量很高,可以刺激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是降低血脂、治療便秘,養顏美容、防止腸癌的最佳食物。另外,鮮玉米(黃色)中含有豐富的玉米黃質和黃體素,這兩種物質可對抗眼睛老化、預防老年黃斑病變。
4、大麥
大麥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熱,化谷食之功,有利于食物消化,還能益顏色、寶五臟,和大麥的花語“消化酵母”無比匹配。飽餐過后飲用一些大麥茶,可以解膩、去辣、助消化。對于飲食肥甘厚膩的人來說, 喝一杯大麥茶能起到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飲用大麥茶還可以消除胸悶腹脹之感,增強胃動力。
5、萵筍
萵筍味道清新,略帶苦味,其所含的白色乳狀汁液中,其中的萵苣素成分能夠刺激胃液、消化腺及膽汁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可以起到增進食欲的效果。對于消化功能減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及食欲不佳的人,經常吃點萵筍可以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而且萵筍含水量充足,同時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食用后可使腸道保持濕潤,并能刺激腸壁蠕動,促使糞便及腸道中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對預防、緩解便秘尤其有利。
6、檸檬
檸檬中含檸檬酸、蘋果酸、杞櫞酸等有機酸,同時還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1、橙皮苷、揮發油等物質,能夠刺激消化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幫助消化。冬季人們大多會進食一些滋補類食材進行冬補,吃多了不免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此時如果喝杯溫熱的檸檬水,可以促進消化,緩解胃脹、消化不良的情況。
7、菠蘿
菠蘿中含有一種天然促消化成分,即菠蘿蛋白酶,有類似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它能幫助胃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類,如果油膩食物吃太多被膩到的話,來兩塊菠蘿就可以輕松緩解油膩感。
8、陳皮
俗話說:“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陳皮有很多食療功效,其中之一就是可用于治療脘腹脹滿,食少吐瀉。這是因為陳皮中含有一種叫“類檸檬苦素”的成分,這種物質易溶解于水,具有助消化的功效。其次,陳皮中所含的橙皮甙、揮發油等物質對胃腸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分泌消化液,排除腸管積氣,從而起到消食、助食欲的效果。如果遇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況,不妨來點陳皮茶。
9、芹菜
芹菜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主要以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為主,能夠加速腸道蠕動,促進排泄,有助排出腸道中的毒素和垃圾,預防黑臭宿便堆積,降低致癌物與結腸黏膜接觸時間,從而起到預防結腸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