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是什么節日 詩句有哪些
龍抬頭是什么節日
龍抬頭被稱為春耕節、春龍節等,是我國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的二月初二,民間有諺語稱“二月二,龍抬頭”。
龍抬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褒堫^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在南方,如客家地區等,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同時,北方地區在節日期間也有吃豬頭肉、理發(剪“龍頭”)的習俗
農歷二月初二正值“驚蟄”節氣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百姓傳說中的大龍實際是沒有的,那種龍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礎上,我們祖先想象加工出來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們期望龍出鎮住一切有害的毒蟲,期望著豐收。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二月二龍抬頭的詩句
《二月二日即事》
春潮昨夜沒平灘,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
無歡不必游花樹,有病何須置藥籃。
只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
《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皀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二月二日》(宋)晁說之
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憐失盡漢家春。
二年不識挑生菜,萬國誰知有殺身。
群盜猶多南渡客,征鴻難問北歸人。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平與爾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