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臘八粥是什么節日 臘八粥在什么時候喝
吃臘八粥是臘八節,臘八節在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
要說臘八節,就得先說臘,其實臘就是“獵”。遠古時代的人們獲得食物的來源主要依靠原始農業和漁獵。后來,我國發展成為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文明古國,人們一切的生活習俗、活動安排都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系。年終歲末,農田的作物都已收割入倉,田里也沒有多少活計。每到這個時候,閑下來的人們便組織起來到野外去狩獵,用獵取來的禽獸和收獲的農作物敬報百神,祭祀祖先,這叫“臘祭”。人們感謝上天神靈賜予的農業果實,感謝祖先對生產生活的佑護,并以此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農業豐收,人畜健壯,興旺發達。這些隆重的獵祭盛典大都安排在農閑的農歷十二月進行。因此,我國農歷中的最后一個月份就俗稱“臘月”。到了秦漢時期,臘祭活動就基本上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了。南北朝時介紹歲時節日的書枟荊楚歲時記枠就說“十二月初八為臘日”。
臘八節,就其節日本身的分量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位于年關的關口,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按笊┐笊┠銊e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樣的一句俗語就說明了在民眾心中,臘八節是與春節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最重大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中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
臘八節還吃什么
1、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黟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
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黟縣民間有“當你把臘八豆腐放在嘴里吃時,巴掌打到嘴上都舍不得放”,可見這臘八豆腐的美味。
2、翡翠碧玉臘八蒜
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么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焙髞碛星啡思义X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胡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么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么過。
3、臘八豆
臘八豆是我國湖南省傳統食品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后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后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
4、臘八面
陜西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5、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會肚子疼。這象征著人們在臘八這一天也會祈求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