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是農歷幾月初幾
重陽節是農歷九月九日
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近些年又被許多地方定為“老人節”、“敬老節”。我國古代以九為陽數,又是數中的最大者,九月九日兩陽相重,具有特殊的意義,所以被選為節日,名為重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給太傅鐘繇的信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闭f的就是這個意思。民間認為,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出門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這樣可免除災害。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關于重陽節的來歷,歷來眾說紛紜。據吳均《續齊諧記>稱,東漢年間,汝南有個叫桓景的人,拜道士費長房學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二九相逢的這一天,將有災難降臨你的家鄉汝南,要想消災避難,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們全家人都要身背紅布袋,內裝茱萸,外出登高躲避。桓景依照師傅的話一一去辦,一家人在高山上過了一天,黃昏下山回到家里一看,家中養的雞、狗、牛、羊全都暴死?;妇案嬖V師傅后,費長房說,這些家禽家畜代你的全家遭難了。從此,重陽登高避難的風俗就興起來了。
重陽節的習俗登高
重九登高,明代羅欣《物原》稱始自齊景公。《荊楚歲時記》注中引用《續齊諧記》中的重陽節的習俗記述:“汝南植景隨費長房游學,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南當有大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飲菊花酒,此禍可消?!叭缪裕e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據說世人九九重陽登高飲酒,女子佩帶茱萸囊,就是由此開始。這個說法當然十分荒誕,不足以令人相信。
重陽節的習俗插茱萸
茱萸性辛溫,氣味芳香,頗為辛烈。能溫肝降逆,開郁化滯,下氣止痛;祛除濕熱,逐辟風邪;開膝理,利五臟。醫家常用作驅風、發汗的藥物。
茱萸有吳茱萸、食茱萸兩種。食茱萸宜供食用,人藥功效與吳茱萸相同,只是效力略差。吳茱萸三月開花,紅紫色,七八月結實。嫩時微黃,到成熟的時候則為深紫。古時稱九月九日為上九。茱萸到此時,氣味濃烈,顏色赤紅,可以帶果實折下插戴在頭上。因此古人都在此時采茱萸,把它當做重九消災之物?!稓q時雜記》記載,盧公范每到重陽節時,都上五色糕、菊花枝、茱萸樹?!痘茨先f畢術》載:“井上宜種茱萸,茱萸葉落井中,飲此水者,無瘟病,懸茱萸于屋內,鬼畏不人?!标兾魑鬣l重陽節當天,婦女用口采茱萸,據說可治心痛。
重陽節習俗-賞菊飲菊酒
重陽節賞菊,是重陽節的習俗,堪稱國人一大雅興。菊花凌霜不枯,傲雪而開,其千姿百態的艷容,傲然挺立的氣質,使人傾慕,堪稱國花。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日‘萬齡菊’;粉紅色日‘桃花菊’;白而檀心日‘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日‘金鈴菊’,純而大者日‘喜容菊’,無處無之。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蔽闹忻枋龅氖潜彼螘r代,開封“九月重陽,都下賞菊”的品種和情景。可以推想,宋代以后,歷代的菊展品種一定會更加繁復,菊花大會一定會更加熱鬧。
重陽節習俗-吃重陽糕
重陽節吃重陽糕的習俗源于魏晉時代,初日面餅,唐代叫菊花糕,宋代叫重陽糕,明清時則稱花糕。重陽糕由粉面蒸制而成,輔料有棗、栗、肉等。到了宋代,重陽糕已基本形成定制。據《東京夢華錄》載:“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饋送,上插剪彩小旗,摻訂果實,如石榴籽、栗黃、銀杏、松子肉之類?!笨梢娭谱饕严喈斂季?。明代蒸花糕,“如大盆鋪棗二三層。有女者迎歸,共食之?!钡角宕?,花糕制作更精美,成為親朋好友互相饋送的節令禮品,如同中秋送月餅一樣。《帝京歲時紀勝》曰:“京師重陽花糕極盛,市人爭買,供家堂,饋親友?!敝谱骺季空甙鸦ǜ庾龀蓪毸拥木艑?,上面精心做兩只羊,象征重陽(羊)。
在制糕、食糕、贈糕的過程中,人們往往還賦予重陽糕以文化內涵。重陽糕的“糕”字與“高”同音,重陽節登高之時吃糕,象征步步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這樣,重陽糕就成了吉祥物,成了吉祥食品。在北京,重陽時節,“市上賣糕人,頭戴吉祥字”,一看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