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指的是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哪座山
華山。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
華山之名最早出現于《山海經》和《禹貢》中,即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華山”之名。
《水經·渭水注》載:“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遠而望之,又若花狀。”古“花”、“華”通用,故“華山”即“花山”。
《白虎通義》載:“西方為華山,少陰用事,萬物生華,故曰華山?!?/p>
華山被稱為“西岳”與東岳泰山并稱,最早見于《爾雅·釋山》一書。西岳這一稱呼據說是因平王東遷,華山在東周王國之西,故稱“西岳”。秦帝國建都咸陽,西漢帝國建都長安,都在華山之西,所以華山不再稱為“西岳”。直到東漢建立,華山又恢復了“西岳”之稱,并沿用至今。
華山地處黃河中游流域,與黃河一起孕育了中華民族。據歷代專家學者研究考證,古代華夏文明主要聚集在以華山為中心的方圓500千米范圍內。
古詩鑒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
此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