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吃什么 中元節那些特殊寓意的食物
1、廣東: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廣東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2、山東:吃粗茶淡飯
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3、江蘇:吃扁食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4、江西:包子
吉安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
5、大部地區:吃鴨
中國大多數地區,中元節他們都會吃鴨,中元節也就是“鬼節”,而鴨的諧音就是“壓”,寓意著鎮壓邪氣。而中元節真是夏季最熱的時候,吃鴨也可以降火清熱。
6、陜北:吃花饃
陜北地區,中元節他們會吃花饃,花饃就是加入各種干果配料的白面饃,做成各種形狀來寓意平安、孝順、兒孫滿堂、年年有余等。每年的七月半已經成為當地農家婦女展示手藝的節日了。
7、華北:次蒸面羊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后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