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艾灸學員在艾灸過程中,或多或少經常會遇到一些常見的艾灸問題,比如:艾灸結束后艾灸養生,房間內有濃濃的艾煙; 有些女孩沒有注意自己身體的“特殊”情況就開始艾灸; 看來各種艾灸問題都是小事。 只要了解了艾灸養生五原則,一般情況下,很少會出現祛病反應等問題。
艾灸養生應注意的五個原則:
1、注意艾草的品質
選擇優質艾草。 優質的艾草火力相對溫和,穿透力較強,艾灸功效相對較好。 一般情況下,艾草七年,毛配比5:1到8:1就足夠了。 現階段艾草的價格比較實惠,經濟,艾灸的療效也不錯。 其實,如果經濟條件較好,也可以選擇含絨率較高的艾草。
2、注意艾灸部位
孕婦的乳房、腰骶部不宜艾灸; 五官、生殖器、血管大的部位不適合直接艾灸(注意是直接艾灸); 頸、胸、四肢等皮膚薄、筋多的地方不宜艾灸過多。
3、注意艾灸的頻率
體質好、養生的人,每周可艾灸1-2次;
剛開始艾灸時,體質正常者每日1次艾灸養生,逐漸護理;
體質差、病情輕、病程短者,每日一次,直至痊愈;
病情嚴重、病程較長者,可堅持艾灸數月、一年或更長時間;
常年艾灸治療者,待身體逐漸適應后,改為每隔2-3天艾灸一次。
4、注意通風
室外應保持通風。 如果煙霧不濃,可以去除異味、殺菌、凈化空氣。 如果艾草的煙霧太濃,則不利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正常通風,這種情況通常不會出現)。 尤其是腎病患者應慎用艾灸(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5、注意防止曬傷
有的患者局部濕氣較多。 第一次艾灸時,他們對艾火的耐受力很強。 他們常常無意識地將艾火貼近皮膚,導致皮膚發癢。 艾灸時,應及時調整艾草與皮膚的距離。 正常情況下,距皮膚的高度約為2-3分米。 如果艾灸過程中感覺太熱,可以將其移遠一些; 如果太高,你可以靠近一點。 一定要控制火力,用你能承受的熱量。 灸以皮膚紅腫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左右為宜。
備注:以上艾灸次數并不是絕對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