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冬如何養生
1.多微笑
喜、怒、思、憂、恐五情中,悲傷很容易損傷肺部。因此,冬季養生應將心、肺、呼吸系統與秋季的澀氣相調,以笑養肺。笑不僅讓人心情愉悅,還能使心臟保持在溫和的狀態,對肺部有好處。
經常微笑可以擴張胸部并增加肺活量。尤其是在清晨鍛煉時,如果能開懷大笑,肺部就能從大自然中吸入足夠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加快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心、肺、臟腑、氣血的和諧立冬養生,維持人的情緒。穩定。笑雖能治病強身,但也要適量。過度、不正常的笑對心肺有害,還會傷人的士氣。
2.早點睡覺
立冬后,要根據冬季的特點進行養生保健。在眾多保持健康的方法中,最省事的就是“睡覺”。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對于成年人來說,每天最好保證8小時的睡眠。如果晚上睡眠時間不足,那么中午可以補上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恢復精力、滋陰,有利于冬季陽氣的隱藏和陰液的積聚。
中醫認為,冬季負責采集,因此冬季三月應早睡晚起,并注意滋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每天不晚于12點(即午夜)睡覺。因為此時的“陰”已經達到了頂峰位置,12點以后,陰氣開始下降,陽氣慢慢上升。中醫歷來強調“天人合一”,同時保持寧靜、滋陰。因此,在每日陰陽消長的過程中,12點前睡覺最能滋陰。睡覺時的被子要溫暖、柔軟。
3、少吃鹽
干燥的氣候對呼吸系統的危害較大,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如果膳食中的鹽含量過高,唾液分泌就會減少,使各種細菌更容易在上呼吸道生存。高鹽飲食還可能降低粘膜抵抗疾病的能力,讓細菌和病毒有機可乘,誘發炎癥。因此,冬季更應注意限鹽。
日常生活中,“食鹽過多會損耗”,所以我們一定要控制餐桌上的食鹽用量。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低于6克(1個啤酒瓶蓋約含鹽6克)??捎么住⒅ヂ獒u、咖喱、料酒、香料等調味,還可加入蒜、姜、蔥、胡椒等提味。
4、吃“甸”果
酸甜的水果往往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E,可以滋潤皮膚。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使皮膚滋潤細膩。維生素E是一種高效的抗氧化劑,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增強細胞活力,如獼猴桃、山楂、蘋果、梨、柑橘類水果。此外,酸味水果還含有鞣酸、有機酸、纖維素等物質,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加速胃腸蠕動。冬季,每天吃一個水果是補水潤肺的理想選擇。
美國《美食》雜志最新文章推薦了4種冬季最佳水果。經常吃柚子有助于預防糖尿病。但每天吃柚子最好不要超過200克。適量吃橙子可以有效增加唾液分泌、促進消化、止咳、保護肺部健康。建議每天吃1至2片。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微量元素鉀、鎂。經常吃棗有健胃、健脾、活血的功效。吃栗子可以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和骨質疏松癥。
5.輸入“點”補充
“冬季進補”,很多人都會選擇雞、鴨、羊等高熱量的肉類來進補。事實上,這并不適合所有人。蘿卜燉羊肉、狗肉火鍋等溫補食品適合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適合兒童,但對于濕熱體質、肝火體質、痰濕體質的成年人來說,多吃肉,尤其是熱狗肉,可能會出現流鼻血、口舌生瘡、煩躁等癥狀。
立冬養生需要科學進補。不同體質的人,進補的重點也不同。一般來說,無非就是缺什么就補什么。比如,氣虛的人想要補氣,可以多吃花生、紅棗、山藥;陽虛者若想補陽,可多吃核桃、韭菜、狗肉、羊肉。陰虛的人如果想補陰,可以多吃梨、銀耳、豬蹄。專家提醒,冬季保健時必須有針對性地進補。如果不確定自己的體質,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充劑。
6.加更多的水
從表面上看,雖然冬季人體出汗較少,但成年人由于組織液通過皮膚蒸發,每天會流失600毫升左右的水分。算上排便流失的水分,人體一天排出的水分約2500毫升。因此,即使在冬季,人們每天的飲水量也不應少于2500毫升。
其實,說到喝水,除了喝足水外,還要喝好水,才能真正保障健康。什么是好水?首先,好水必須是安全的。其次,好水味道更好。最后,好水一定要新鮮。
7.出一點汗
冬季養生,需要適當鍛煉筋骨,適量出汗,以增強體質。冬季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時,總的原則是運動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身體健康的青少年或中年人可以選擇跑步等強度較高的運動,運動時間比春夏季節長10至15分鐘;老年人或體質虛弱的人可以選擇低強度的運動,如快走、慢跑、打拳等,以全身微出汗為宜。
冬季運動首先要充分熱身,因為冬季肌肉、肌腱、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降低,關節活動幅度減少,使人感到僵硬、難以伸展。如果不進行熱身運動,可能會造成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因此,冬季運動前,最好先做一些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練習,讓身體暖和、微微出汗后再運動。
8.喝“一些”粥
冬季宜多吃熱粥以養生。經常吃這種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的作用。老年人應多喝粥以保持健康。早上喝熱粥,晚上吃飲食,以養胃氣。尤其是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為合適。
此外,還可以常吃桂圓粥安神養心,芝麻粥養精滋陰,蘿卜粥消食化痰,核桃粥養陰固精,茯苓粥固精益氣。健脾和胃,大蒜粥補氣養陰。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護肝明目的菊花粥、調理腸胃的鯽魚粥等。
9.保護你的腳
冬季足部健康意味著健身。冬天,不要只加一件上衣而忘記下肢和腳部的保暖。要知道下半身受涼也會引起感冒。冬季氣溫下降,應穿一雙保暖性好的厚襪子。當襪子、鞋墊被汗水打濕時,應及時晾干。同時,鞋子的內部也要經常擦干;另外,老年人應從室溫較高的房間出去。 、盡量避免冷空氣的突然刺激。
冬季要特別注意加強腿部和足部的力量。如果下班后不忙,可以選擇步行一段時間,而不是開車,或者偶爾爬樓梯,都可以達到鍛煉雙腳的目的。民間有“睡前洗腳,睡前進補”的說法。睡前用溫水洗腳,不僅可以溫暖雙腳,還可以消除疲勞、驅除疾病、強身健體。同時,輔助按摩,用溫熱的手按摩腳底,不僅可以去除腳表面的角質層,防止破損,還可以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對腳部的健康十分有利。雙腳和人體的健康。
10.調整“點”精神
冬季寒冷的天氣會抑制人的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精神寒冷”的癥狀也會加重。專家建議,冬季儲精養心更適宜。只有內心保持內向,才能充滿精氣和能量。精神調理方面,應努力保持心態,保持情緒平靜,避免煩躁。白天可以多曬太陽,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多活動。并適當增加屋內照明亮度。
專家建議,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要學會調節不良情緒,用適當的方式發泄不良情緒,保持心態平靜??梢愿鶕约旱慕】禒顩r,選擇一些不同強度的體育活動,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這些都是消除無聊、恢復精神的良藥。
11、預防“斑”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發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注意保暖防寒,特別是防止大風降溫天氣對身體造成不良刺激,并準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注意進行抗寒鍛煉,提高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嚴寒天氣時,要保持居住環境清新、陽光充足,早、下午定時開窗通風,避免煙霧污染和刺激。室溫控制在16℃-20℃。另外,早上、睡前、洗臉時、每次便后洗手時,都必須用冷水沖洗鼻子(并吹掉粘液)。這樣不僅能增強鼻粘膜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還能及時清潔鼻子。清除鼻道內的細菌、病毒和塵螨,減少感冒和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
2、立冬養生四大飲食原則
1、立冬飲食養生以增加熱量為主。
冬季寒冷的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增加人體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的分泌,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體內的熱量。身體抵御寒冷的能力下降,從而導致身體失去過多的熱量。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生熱營養素。因此,冬季應適當增加主食和脂肪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給。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子、鵪鶉、海參等食物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產生大量熱量,御寒效果最佳。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含有甲狀腺素,它可以加速體內許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人體的產熱能力,增強基礎代謝率,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抵御寒冷。含碘食物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富含碘的食物有:海帶、紫菜、發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2、立冬保健注意補充維生素
冬季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冬天過后,人體常常會出現維生素缺乏的情況,比如缺乏維生素C,就會導致口腔潰瘍、牙根腫痛、出血、便秘等癥狀。那么人們可以適當吃一些土豆,比如紅薯、土豆等,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A。紅薯還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多吃土豆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還可以清熱去火。
另外,冬季市場上的主要蔬菜中,除了大白菜外,還應該選擇白菜、辛力梅蘿卜、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籽等,這些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因此應經常更換品種,適當組合,以補充人體維生素的需要。
3、立冬飲食宜多苦少咸。
冬季,腎臟的功能比較旺盛。如果吃的咸的食物多了,腎氣就會更加旺盛,這樣就會極大地損害心臟,使心臟衰弱,影響人體健康。
因此,冬季應少吃咸味食物,防止腎水過多;多吃苦味食物可以養心、增強腎功能。常用食物有: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生菜、醋、茶葉等。
4、立冬時不要盲目“進補”。
冬季進補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補時,腸胃要有一個適應過程。最好先服用補充劑。一般來說,可以先選擇紅棗、花生、紅糖燉牛肉,或者煮點生姜。吃大棗牛肉湯可以調整脾胃功能。
冬天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例如,吃“臘八粥”可以幫助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小麥粥能養心除煩,芝麻粥能補精滋陰,蘿卜粥能消食化痰,核桃粥能滋陰固精,茯苓粥能健脾和胃,大棗粥能滋補。氣陰等等等。
立冬吃什么養生?一般來說,立冬時,心肺氣弱,腎氣旺盛。飲食宜少勞以補腎氣。此時宜少吃生冷或熱性食物,宜吃清補、甘溫性食物,如雞、鴨、魚、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 .,同時搭配一些甘潤的水果和蔬菜,如梨、冬棗、柑橘等,同時可以搭配一些滋潤、滋補的藥用食物。
3、這些食物可以防感冒、壯陽
立冬前后,人們會明顯感受到寒邪的力量。寒邪很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導致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功能失調。以下食物可以有效減少寒邪的侵襲,有助于冬季養生。
1、大白菜
大白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暖胃益氣、散寒防風的作用。可改善胃脘冷痛、腹中畏冷、下腹疼痛、排便不暢等癥狀。
2、黑豆
黑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各種豆類中最高的,是豬小腿的兩倍多。它所含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50%是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還有磷脂、大豆苷元、生物素等。因此,吃黑豆不會引起高脂血癥,還可以降低膽固醇。角色。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具有潤腸補血的功能。
3、山羊肉
山羊肉性熱,入脾、腎經。具有溫腎、助陽、強腰壯骨的功效。
4. 低音
鱸魚富含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煙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健脾和胃,滋補肝腎,止咳化痰。冬天的鱸魚肉質肥美,肉質潔白如雪,魚肉細膩。正是品嘗鱸魚的最佳季節。
5. 蔥
大蔥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咳嗽、痰白、胸悶氣短等呼吸道癥狀。
6、鯽魚
鯽魚性溫,味甘。能補脾益氣,溫中降氣,利尿消腫,養血通乳。鯽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經常吃鯽魚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減少肥胖,有助于降低血壓、血脂,延年益壽。
7. 香菇
香菇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50多種酶及游離氨基酸、膽堿、腺嘌呤、麥角甾醇和香菇多糖,能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促進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防止膽固醇升高。血脂中。
8. 姜
生姜性熱、味辛,有溫中、發汗、止吐、解毒、溫肺等作用。
9.小米
小米性微溫,味甘,色黃,味甘。入脾,能溫胃。小米粥常用于小兒脾虛泄瀉、老年人氣虛乏力、產婦產后滋補等。
立冬吃什么養生?初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此時應多吃清潤、酸甜的食物,不宜多吃辛辣火鍋。例如,飲食中多吃醋可以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四、立冬養生規則
1.宜吃補品,補品必須先導入。
寒冷的天氣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增加人體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的分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人體的御寒能力,還會導致身體失去過多的熱量。因此,立冬后適當進補,對于御寒是非常有利的。
立冬后進補,會讓腸胃有一個逐步的適應過程,所以要做好誘導進補工作。比如吃清淡的花生紅棗湯、生姜燉牛肉等。此外,冬天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小麥粥能養心除煩,芝麻粥能補精滋陰,蘿卜粥能消食化痰,茯苓粥能健脾養胃。
2、寒冷傷腎,要注意補腎
冬季天氣寒冷,寒對應腎,最容易損傷腎的陽氣。這對身體造成兩方面的傷害。一是容易出現腰膝冷痛、易受風寒、夜尿頻繁、陽痿遺精等癥狀。此外,腎陽氣虛也會損傷腎陰。腎陰不足,就會出現咽干口干的情況。還會出現干燥、頭暈、耳鳴等癥狀。因此,冬季保養腎臟非常重要。
想要補腎,不妨多泡腳。經常泡腳,可以刺激太沖、印白、太溪、涌泉以及踝關節以下的各個穴位,從而起到補元氣、強腰筋、調五臟六腑、疏通經絡的作用。 ,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的功效,可防治臟器功能障礙、消化不良、便秘、脫發、耳鳴耳聾、頭暈、牙齒松動、失眠、關節麻木等疾病。因此,民間有“睡前一碗湯,勝過人參湯”的說法。
3、晚睡可以促進陽氣生長。
俗話說:“冬不藏精,春來病暖”。立冬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健康,有利于陽氣的隱藏和陰精的積累。早上最好等太陽升起后再起床,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人體內陽氣的生長,使頭腦更加清醒。性格敏感、早睡晚起的人比較適合老年人。
4、多運動,保持身材
冬季運動必不可少。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抵御疾病的侵襲。冬季寒冷,人們四肢僵硬,運動前的熱身活動很重要。如伸展四肢、慢跑、用輕型器械進行適度的運動,使身體微微出汗后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衣物要根據天氣情況確定,以保暖、預防感冒為主。運動后及時穿衣服,避免感冒。另外,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避免劇烈運動立冬養生,如打球、爬山等。
運動時要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但不要穿得太厚,以免大汗淋漓。稍微出點汗比較好?;加行哪X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進行劇烈運動;患有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哮喘等的人,應在陽光充足的時期外出鍛煉,避免寒冷刺激,誘發老年疾病。
5. 調情與內心平靜
冬季,人體新陳代謝處于相對緩慢的時期。因此,冬季養生應重在“隱”,即人們在冬季應保持精神安靜。專家建議,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要學會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對于壓抑的情緒,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發泄,保持心態平靜。同時,要多曬太陽。由于冬季天黑較早,光照時間短,也是人們容易出現抑郁癥的一個原因。當夜晚到來時,人腦松果體中褪黑激素的分泌增強,會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線可以抑制這種作用。荷爾蒙的分泌。立冬養生應心態平和,心胸開闊樂觀,合理用腦,保持良好的心態。既要保護陽氣,又不能過度消耗陰精。
6、曬太陽預防疾病
冬季,由于大自然處于“陰盛陽衰”的狀態,人順應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冬季經常曬太陽,可以增強人的陽氣,溫暖疏通經絡。曬日光浴時,一定要保護好頭部和眼睛,避免因暴曬過度而出現頭暈、疲勞等癥狀??崭?、飽腹或疲勞時也不宜進行日光浴,以免出現頭暈等不良反應。初冬曬日光浴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過度照射,以免紫外線照射過多,導致皮膚老化,甚至皮膚癌。